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909篇
科学研究   132篇
各国文化   57篇
体育   189篇
综合类   93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中国的"比象"思维是一种直接性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以直观的方式来把握天地万物,并且将人事与自然相关联,力图寻求天地万物对人的意义。同时"比象"不脱离具象,就在对自然万物的观照中体认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比象"思维在汉字的产生、原始艺术、先民四方四时观念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都是远古先民在直观天地万物的基础上依类象形创造出来的,是"比天"的产物。在原始巫术阶段,天是作为超自然的力量被崇拜的,比天更多地体现为"以天统人"模式下的"比神"。殷周之际,随着人性意识的觉醒,天逐渐祛魅化,演变成为自然之天或者形而上之天,其典型特质被概括为"道",此时的比天就体现为"以人合天"模式下的"比道",不再是简单地比天之形,而是对天的运行规律及其形而上特性的认识。因此,比象源于比天,却不限于比天,而是从对天和道的认识出发,由原始巫术的比神发展为礼乐文明的比道,最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12.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3.
正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充满了好奇,但随着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或多或少有些心理障碍,产生厌学、畏难情绪,不敢开口说英语,成为了"沉默的小羔羊"。面对这种状况,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薄的建议。一、鼓励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都是后天的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这些学困生和  相似文献   
914.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魂灵崇拜,而后随着神道的发展和其影响力的扩大,原有的一些思想因素发生了异化,逐渐被皇权至上者利用为扩大天皇的权威服务。进入近代社会后神道更是成为军国主义者鼓吹"圣战"、美化侵略的思想工具。本文从"神国思想"、"国家神道"、"神社"3方面分析,揭示军国主义发展与神道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对宗教的利用。  相似文献   
915.
张晶 《黑河教育》2014,(12):5-5
正四嘉子中学是黑河市爱辉区沿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一所农村满族乡中学,这里萨满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在这里杂居的人们以满族为主,这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与周边达、俄、鄂等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中,焕发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光彩。"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曾  相似文献   
916.
我国的新文学理论建设,曾经长期将古代文学理论排除在外。90年代中叶,古代文论必须实现现代转换,建设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已成为文学理论家们颇具迫切性的研究课题。古代文论向现代转换的重要途径是“知”与“思”方面的突破,在“形而上”的层次交会,方能达到较高的学术境界。同时,要处理好“旧学”与“新知”的辩证关系,通过古今学术交流,使“旧学”因有“新知”的启迪更加精深周密,“新知”因得“旧学”的栽培滋养更为深稳沉实。  相似文献   
917.
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所志之怪大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之怪、死生之怪和神鬼之怪,其创作前提是“人鬼乃皆实有”。对“怪”的描述,有原始人类的工具崇拜心理,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但更多体现的是六朝人雍容宽厚的审美趣味和对个体生命的珍视。  相似文献   
918.
南朝梁代作家吴均以写山水小品札记见长,其“文风清拔有古气”。他的代表作《与朱元思书》,文字优美,清新隽永,风格简淡,质朴无华,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又似一曲动听的美妙乐章,读来使人心融意畅,脱尽烟火之气。下面就此文的审美意蕴,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919.
文艺美学形神论的形成,与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有直接关系。《世说新语》中已明确地区分了人物的形与神,表现出鲜明的重神轻形倾向,尤其是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的提出,对后世形神观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20.
先秦时期是中国人本思想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着宗法血缘等级制度和传统的政治价值观念体系,人的尊严、价值、地位得到肯定,“轻神重人”思潮蔚然成风,人逐渐从传统的神学思想框架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相分观念的确立。轻天重人的思想观念,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树立,为众多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