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10篇
科学研究   141篇
各国文化   272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3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福字门贴无疑是春节不可缺少的物件。中国人过年是离不开福字的:家家户户门上要贴上大红的福字,人人口中说着各种各样祝福的话。假如"福"字没"倒"(到),那新年还会降临吗?2013年春晚《东西南北大拜年》的节  相似文献   
102.
我在一块神秘的巨石前久久徘徊。巨石坐落在漾濞江东岸、点苍山西坡,被村人敬称为"仙人下棋处"。又因巨石顶端状如草帽,或称"草帽石"。巨石是有些来历的,甚至被人们奉若神明,顶礼膜拜。民间故事说:某日一牧童牧牛路经此地,见两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在巨石上对弈,遂立足观之。春秋交替,暑来寒往,一盘棋竟下了不知几年几月。待牧童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早已成为苍眉皓首的老叟……千百年来,牧童在此玩耍歇息,村人上山砍柴做活有时也在此躲风避雨。有栈道从山间通过,南来北往的旅人征夫行商,甚至文化人,对它肯定不会陌生——人们可谓司空见惯,只是不知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普显宏 《寻根》2012,(1):99-101
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至今还流传着一种奇异的彝族原生态祭祀舞蹈——小豹子笙。“笙”在双柏罗婺彝族就是“舞”的意思。小豹子笙又叫“文身舞节”,是峨足村彝族群众祭祀驱邪的原始舞蹈,彝语称“余莫拉格舍”,意思是“画大母豹子花纹”。  相似文献   
104.
上古四季祭祀活动纷繁复杂,展现了先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四季祭祀蕴含了先民们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同时,这一文化现象对研究当今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项红 《寻根》2009,(2):54-58
《查姆》的流传地区和主要内容 史诗《查姆》以彝文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底土、新资、妥甸,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石屏、建水、元阳,玉溪地区的新平、峨山等地,是彝族民间为死者办丧事时所诵念的经书。  相似文献   
106.
蔡丰明 《寻根》2009,(4):39-45
中国的七夕节是一个伴随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一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其滥觞大概是在汉代,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的记载,说明当时七夕穿针习俗已经开始流行。随着时代的推移,七夕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普遍奉行的一个重要节日,并且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7.
王萌 《寻根》2009,(6):111-112
观察河南行政区划地图,可以发现许多村落的名称中含有“[门外]”字,如“李家[门外]”、“杨家[门外]”等。作为一个生僻字,“[门外]”为何会被用于地名,它有什么样的含义,它在地名中的使用反映了当地村落怎么样的习俗与生存状态,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洪咏梅 《寻根》2009,(5):43-44
抓周,又称“试周”、“试儿”、“周晬”或“试晬”,是古代民间较为盛行的一种习俗,即在小孩满一周岁时,大人将日常用品摆放在孩子的面前,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由其任意抓取,并根据最先抓到的物品来预测他将来的前途和兴趣。这一习俗至今在我国许多省区仍很流行。  相似文献   
109.
肖永明 《华夏文化》2009,(2):9-11,25
2008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历史悠久、在民间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列人法定假日。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好评如潮。人们普遍认为,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它表明国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110.
翟林东 《文化学刊》2008,(5):105-105
翟林东在2008年4月26日《中国文化报》撰文指出,中华民族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各种礼制十分周详完备。祭祀文化是礼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敬祭祖先是必行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