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34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Read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传》;《硅谷禁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2.
规模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随之是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倒逼政府采取措施减少畜牧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但政府有些政策明显滞后。文章选取海东市民和县作为研究区域,对政府规制、政府执行理论对民和县禁养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及政府治理各项政策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民和县禁养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3.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委婉语、禁忌语是语言中的特殊现象,英语中大量的禁忌语、委婉语折射出英国文化中对各种禁忌现象的回避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展示出这种特殊语言的特殊语用功能。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英语委婉语、禁忌语的形成历史、表现方式以及语用功能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34.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不能直截了当说出来的话。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有些词语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讨厌或令人害怕,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轻浮、无礼的印象。因此在一些场合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创造了委婉语。在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在很多领域,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委婉语,这和世界上多数地区是一样的。本文介绍了委婉语同禁忌语的关系,委婉语对语境的依赖性,着重介绍了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并探讨了人们使用这些委婉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5.
中国的许多女性,一方面接受着各个时代新思想的召唤,试图僭越男权文化的禁囿,以一个女性的姿态与男性平等相处;另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在男权文化的规约中妥协、认同、迷失自我,走入了有意识的僭越与无意识的自我禁囿的怪圈之中,造成女性生存的诸多困境。女性们只有以知识与事业建立生命的支点,才能突破男权文化造成的心灵樊篱,展示自尊、自信的风采。  相似文献   
436.
张彩云 《海外英语》2012,(13):123-124
禁忌语是一种文化中,因为传统文化的规范和民族风俗约束而不能轻易使用的词语。该文对英语文化中禁忌语的属性特点和类型特征做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加深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认识和理解,并能给英语教师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437.
清朝对松花江流域200余年的封禁,使该地区分布着面积巨大、保存完好的森林。开禁之后,大量移民涌入松花江流域,森林采伐逐渐展开,在加速森林开发的同时,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438.
唐代在太常之外置梨园与东西二教坊,为民间戏剧演出提供了活动空间。戏剧搬演走向高潮的突出标志,即分朋、分市竞演活动的产生。上层的禁断并未发挥实际效果,却从反面显示了唐代演剧活动在表演形态、场景装置、服装道具、戏班体制等方面不断成熟的盛况。正是这种对阵竞演、俳优竞谑、聚伙搭班的风气,促成了唐代演剧生态的兴盛和繁荣。  相似文献   
439.
了解并掌握英语汉语委婉语和禁忌语中色彩的文化内涵及语义,对英汉双语的认知、学习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0.
《淮南子》作为一部集道家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全书以"道"为基础,形成了"以道统法"的法律观。在这一原则下,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以法禁君"的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作者通过对《淮南子》理论基础的解读,分析全书中关于立法、执法方面的主张,挖掘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