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也是世界文学艺术花园内的一株独特而耀眼的玫瑰。然而,我们的古诗词鉴赏教学陷入了一个怪圈,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答题格式的研究上。这是我们对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误解,也是我们急功近利、过度追求"分数"的结果。王尚文在《语感论》中有言,"任何言语内容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言语形式而存在,任何有效的言语形式也都不可能不表达一  相似文献   
12.
陈迪 《大学生》2016,(Z2):32-33
高考结束后突然面对汹涌而来的三个月的假期,时间似乎就停在了放假第一天,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事情,看片、上网、发呆、睡觉,伙伴们各自宅在家,等待着不知道飞在哪条路上的录取通知书。这样百无聊赖了许久,终于在等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家里人决定一起去北京旅游一次。一听到这个决定,我三下五除二地定好了去北京的火车票、去景德镇的机票、以及景德镇住宿的酒店,我妈对我的能力极为讶异:你订的酒店真的能给你留房间吗?  相似文献   
1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家喻户晓,传诵千古的《静夜思》,曾经惹动多少游子的思乡恋情,曾经让人在如霜的月色中兴起多少对团圆的渴望与思乡的缱绻。而他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歌》)又牵动多少征人思妇的离情别绪,在月夜捣衣声中传递出多少绵绵不绝的情思。翻开唐诗,类似李白这样腊月抒写乡恋别情的咏叹,不绝于缕,绵延成一道月夜迷蒙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一、文本探究 在《再别康桥》中,作者从曾经的一段特殊感情经历和美丽的康桥写起,用极精细的工笔,为我们描绘出康桥的风韵。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那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现眼前,但诗中内容显然不仅于此。作者通过对康桥的告别化成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唤醒心中的复杂情感,使读者体会到梦幻般惆怅的惜别之情。  相似文献   
15.
7月23日 晴 那年我上大四。即将毕业,淡淡的离情别绪被对未来前程的担忧所掩盖。除了班里少数同学找到了工作,大多数同学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东奔西走在求职的路上,一次次的碰壁让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6.
沈敦忠 《教师》2014,(31):125-126
正今年八月下旬,在浙江大学参加培训,连遇多天阴雨。雨不大,但淅淅沥沥没停过。从住宿的地方到听课的地方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每次鞋子、裤脚都会湿透。杭州的秋雨确实够烦人的。课余翻看与雨有关的词,忽然觉得不同词人笔下的雨各呈特色,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雨衬情、景之悲,柳永、李清照词中的"雨"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一类以雨写心头之喜,张志和、冯惟敏作品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柳永,我们很可能会想到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哥,会想到一个玉树临风的才子,会想到一个对酒当歌、笑傲江湖的达人,更会想到一个缠绵悱恻的多情诗人。可以这么说,最能代表柳永多情的作品应该首推《雨霖铃》。《雨霖铃》意境优美,感情凄切,情意绵绵。开头几  相似文献   
18.
记得那时/你牵着我的手我仰望着你/高大温柔而如今/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这首小诗,是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李雨潞在课堂上即兴创作的,诗的题目是《握别》。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是当地一所远近闻名的小学。在林州课改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新学校  相似文献   
19.
《琵琶行》是白居易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品,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人才的压抑,主题深刻。我教《琵琶行》把重点放在音乐描写上,通过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结合琵琶女和作者的身世,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  相似文献   
20.
吴志强 《学语文》2007,(1):18-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是李白的一首较特别的留别诗。它没有在离别时抒写离情别绪,而是借与“东鲁诺公”告别之机,发泄长久以来郁积于胸的愤激之情.一展其蔑视权贵、高蹈出世的傲岸性格。结尾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主旨句.是为卒章显志。问题是,诗的主旨与诗的主体部分的梦境究竟有怎样的联系——梦中之景光怪陆离、变幻莫测,梦中之情喜乐忧惧、一惊一乍,这与主旨句相对单一的愤激之情到底有怎样的联系?细究起来,返确实很费思量。这也为后世众多解“梦”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里笔者不揣浅陋,试对“梦境”作以下三种推测.以就教于方家和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