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1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历史试卷中传统的纯记忆性的选择题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材料型选择题则从一开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发展到了今天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体现了新课程对考生四大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朴学和科举这对看似矛盾的统一体,事实上却存在着亲密的关系。其中朴学对乾嘉时期的科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为此,我们从科举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等方面探讨了朴学对科举考试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冯健郁 《收藏界》2011,(9):68-69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1300年,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那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却是取得功名和高官厚禄的有效途径。科举时代,读书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4.
中国社科院刚刚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中,公布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完成的<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约1/4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在谈到为什么穷时,人们更倾向于归咎于社会大环境因素,如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等;而较少归咎于个人层面的原因,特别是个人层面可控制的因素,如家人是否努力,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等.  相似文献   
95.
张立 《集邮博览》2011,(12):76-77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使之健康则需后天锻炼。远在东汉末年,华佗便创有早期的体操——五禽戏。然而,将其作为一门功课,从娃娃抓起,却始于废科举、兴新学的清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李端禁奏请推广学堂。二十八年,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以为遵守。自此,城内厢坊、  相似文献   
96.
关于少数民族政策,早在元明清科举考试中已实行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尤其是清代科举少数民族政策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清代科举少数民族政策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元明科举少数民族政策,具有历史前瞻性和合理性,对当今高考民族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李鸿章本是科举之路的成功者,却在接触西学后批判科举弊窦,主张以经世致用为标准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具有"抡才大典"之称的科举制度。他还极力奏请清政府设立算学一科,推动了晚清的科举变革,为之后的科举变废奠定基础。可以说,李鸿章不仅是科举时弊的批判者,也是科举制度的冲击者,还是科举之变的推动者,更是清季科举变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98.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开辟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启了更多方便之门。然而,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兴趣小组活动,仍然停留在个别教师指导下少数学生的兴趣爱好上。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兴趣小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奢望,兴趣活动成了少数学生的"福利"。有些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仍然局限在音、体、美等少数科目上,这些兴趣小组活动无非是音、体、美等少数几名老师带着少数几名学生在课堂外再操练一下而已,他们为的是在文艺汇演、体育比赛、书画比赛中能取得好名次,为学校争光。有些学校怕大量学生沉迷于"兴  相似文献   
99.
李慈铭(1830-1894)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馒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清末文史大家,更是一位藏书家。他的藏书印颇不少,但其中一方长宽均3.2厘米的篆文闲章很耐人寻味,印文24个字:“道光庚戌秀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这真可称是他的一份攀取科举功名的“履历表”。  相似文献   
100.
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