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86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冯健郁 《收藏界》2011,(9):68-69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1300年,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那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却是取得功名和高官厚禄的有效途径。科举时代,读书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2.
张立 《集邮博览》2011,(12):76-77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使之健康则需后天锻炼。远在东汉末年,华佗便创有早期的体操——五禽戏。然而,将其作为一门功课,从娃娃抓起,却始于废科举、兴新学的清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李端禁奏请推广学堂。二十八年,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以为遵守。自此,城内厢坊、  相似文献   
83.
关于少数民族政策,早在元明清科举考试中已实行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尤其是清代科举少数民族政策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清代科举少数民族政策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元明科举少数民族政策,具有历史前瞻性和合理性,对当今高考民族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李鸿章本是科举之路的成功者,却在接触西学后批判科举弊窦,主张以经世致用为标准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具有"抡才大典"之称的科举制度。他还极力奏请清政府设立算学一科,推动了晚清的科举变革,为之后的科举变废奠定基础。可以说,李鸿章不仅是科举时弊的批判者,也是科举制度的冲击者,还是科举之变的推动者,更是清季科举变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85.
李慈铭(1830-1894)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馒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清末文史大家,更是一位藏书家。他的藏书印颇不少,但其中一方长宽均3.2厘米的篆文闲章很耐人寻味,印文24个字:“道光庚戌秀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这真可称是他的一份攀取科举功名的“履历表”。  相似文献   
86.
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相似文献   
87.
孙氏家族明朝初年迁居寿州,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清代中后期,枝繁叶茂,人才辈出,逐渐成为当地第一大家族。孙氏族风纯厚,重视道义,诗礼传家,在社会多个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他们重视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以经商获取财富,又能慷慨捐赠,回馈社会;文学创作方面,寿州孙氏也有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88.
庙学是封建时代官办育才场所,科举是封建时代选才方式,两种不同的制度结缘于隋唐,基于价值导向的趋同性而得以融合促动。其融合促动是全方位的,在建筑空间上,庙学常被用作科举童试的场所,科举除拥有号房、执事楼、文昌宫等相对独立的空间外,庙学的祭祀、教学空间也带有明显的科举痕迹,隐藏着丰富的科举意蕴;在教育教学活动上,科举元素渗透到庙学的学官管理、生员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在常规仪式方面,在庙学内举办的进学礼、宾兴礼和科贡题名活动等都是庙学与科举融合促动的真实呈现,深刻影响着读书人的价值观和社风民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9.
《国榷》是一部编年体明史巨著,其史学价值主要有五:一是记载较为系统和完整,二是史料来源颇为可靠和真实,三是为研究明代科举史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史料,四是为研究明代政治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五是为研究明代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0.
随着科举学的兴起,明代四川科举史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论著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进士地理分布及原因等。然而,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专题性论著数量极少、基本史实不清、已有研究领域缺乏系统性、科举文献研究薄弱、研究领域狭窄等方面。加强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对于填补区域科举史研究的空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