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4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教育   22046篇
科学研究   2657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101篇
综合类   1242篇
文化理论   367篇
信息传播   3524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68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694篇
  2020年   717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761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1312篇
  2014年   2258篇
  2013年   1974篇
  2012年   2134篇
  2011年   2211篇
  2010年   1970篇
  2009年   2074篇
  2008年   2795篇
  2007年   2774篇
  2006年   1579篇
  2005年   1246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68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构建学分制课程体系,从应遵循的原则、学分制课程体系须具备的特点、实施课程计划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出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2.
103.
师生关系不仅折射出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而且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师生关系的某些方面显然已经成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藩篱。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成了关系到能否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4.
科学、严密的考试管理是使考试的作用正常发挥、考试的结果科学可靠的重要保证。考试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断地实现考试工作规范化。规范考试过程,逐步实现考试管理手段现代化。发挥考试的多功能作用,促进教育与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5.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使当今的美术教育改革如沐春风,“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新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性质的定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在整个课程标准之中。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了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为思路和方法”,突出强调了“综合性学习”,它使教师的课程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将学生置于“开放、多元、互动、创新”的学习情景中,充分发挥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6.
<正>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将宣传、服务、教育等功能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网上网下有机融合,构筑网络文明建设的良性生态,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从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等方面对网络文明建设提出要求、明确指导方向。随着智能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文明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主要指的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明进步形态,包括网络技术文明、网络行为文明、网络信息文明、网络精神文明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7.
108.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画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高校画像的构建流程,并阐述画像应用场景的具体实践。研究发现:高校画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应用于高校、院系、师生和社会等场景,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智库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9.
文章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及其构建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论述,发现目前学术界所提出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主要有智慧的文献、信息、空间、知识以及其他五种服务模式,构建方法主要集中于"情境感知获取数据、协同融合管理数据、数据驱动智慧分析、空间交互服务用户"四个方面。最后,对拓展和完善智慧服务模式体系、构建统一的建设框架和加快智慧服务应用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