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2篇
教育   1923篇
科学研究   1143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58篇
信息传播   344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6,21(7):26-28
科普是一门学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生科学教育。它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相作用.具备参与有关科技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2.
罗雅南 《科教文汇》2007,(1):142-142
传统艺术思想体系的解体和现代模式的发端,导致了艺术由曲高和寡到多样态民主化的裂变。随着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摄影器材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码照相机和DV的家庭普及,扩大了摄影方式和摄影群体。影像在当代的兴盛正在于它可能成长为一种真正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样式。影像的生命恰在于它的参与性、创造性和私人化。创造者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  相似文献   
183.
科学的功能可从静态与动态角度进行理解。科学理论的解释与预见功能侧重于对科学的静态理解,而文章着重从动态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角度,对科学的衍生功能进行了阐发。作为科学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形态,诺贝尔奖集中地体现了科学的衍生功能:如推动科学普及和传播、促进方法创新、转变科技发展思路以及为科学注入文化与理性内涵等。  相似文献   
184.
网络环境下版权的侵权与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牛学理 《情报杂志》2004,23(4):67-69
叙述了国际上和我国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新权利以及版权限制,就网络环境下版权侵权责任归责,特别是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予以探讨,提出了保护版权人的版权利益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5.
周春雷  田晓蒙 《现代情报》2016,36(6):108-112
[目的/意义]面对大量涌现的微信公众号,如何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号导航网站的出现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欲针对此问题寻求优化措施及方法。[方法/过程]对较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导航网站进行研究,将其与传统的网址导航网站进行异同分析,还针对微信公众号的评价问题及导航网站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若干建议,最后还探讨了导航网站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设想可为微信公众号导航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张子铎 《青年记者》2020,(11):26-27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泛众传播的后真相时代,媒体的公信力削弱,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真实被视为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在受众习惯以情绪诉求来判断信息真假的今天,媒体公信力的建设需要引入情感机制.本文以情感为视角,探讨情感与新闻真实和新闻公信力的关系,旨在说明用情感建构公众认知和行动的重要性,以媒体唤醒公众的情感意识为立足点,共建社会传播的情感机制,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7.
刘冰 《青年记者》2020,(8):92-93
融媒体时代,以多种移动媒体为终端的信息微传播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生态发生极大变革。当前,微信公众号作为社会化媒体微传播的典型代表,凭借其裂变式的用户转化率、一触即发的受众到达率、高精度的定向推送路径等优势,成为民众获取信息、表达思想的新兴载体和意识形态交锋的新型场域。  相似文献   
188.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3):101-107
对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调研,对高校图书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在线阅读推广及读者心理疏导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不足,提出高校图书馆在突发公众事件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在线阅读推广工作,并有效进行读者心理疏导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9.
4月21日10时,按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统一部署,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安排,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正式恢复对外开放。为避免人员聚集,读者需通过宁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每天限定500人。预约读者进馆前须出示预约码、宁夏防疫健康码,并通过测量体温、安检后方可进入馆区,离馆时再通过手机预约界面点击出馆。  相似文献   
190.
“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疫情”十分严峻。认识、理解和防控“信息疫情”的根本途径在于公众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全面探索公众信息素养培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素养内涵梳理,总结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目标。结合社会需求与信息环境,分析关注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的现实动因与积极意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公众信息素养培育已有一定成就,但仍存在培育对象较单一、培育断层等问题。由此提出公众信息素养培育应:扩大信息素养培育范围,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宣传支撑,推进公众信息素养培育供给侧发展,出台国家层面的公众信息素养培育体系,净化信息素养培育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