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亲爱的家长:您认识我吗?我是你孩子口中的一颗六龄牙。我们一共四兄弟,都住在你孩子的口腔上下颌(见右图)。悄悄诞生,不为人知你的孩子长牙了,你多高兴啊!你可能不知道,开始长出的都是乳牙,大约两岁半时乳牙可以长齐,而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在上下四颗乳磨牙的后方,  相似文献   
82.
这是很普通的场景:傍晚.灯光,饭桌:一大家子的人;酒气,热菜,烟。堂弟用力撕扯着一块排骨.像饿极了的小狗:我则遵照一直的家教,犯晕地咬着菠菜。婶婶习惯地拍了堂弟一下:“吃点青菜,宝贝。”  相似文献   
83.
近几年,随着动漫、电子游戏、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萌”作为新词由日本引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呈现本土化的趋势。本文试从词源由来、语法功能和文化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几个方面对“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风夏天在蝉鸣里出现 并不宽阔的路边 你牵着我的手走过一天又一天 没有多余的语言 换了变成了快速掠过的流水线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尼尔·波兹曼的著作《童年的消逝》出发,联系《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走红所引发的"萌文化"的浪潮,将"萌文化"看成是一次童年的回归,并从真人秀节目中提炼出"萌文化"的传播趋势及在媒介传播中的表现与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探究,即探知研究,由探及究;是究出原因,究出结果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耐人深思:“往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回想自己的童年,审视自己的教学经历,我们会发现,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种素质就是探究精神,一种宝贵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萌芽。这种宝贵的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可以推动他走向科学,走向发明,可以成为小发明家,更或许成为牛顿、爱迪生。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更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倡:“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7.
成长的语言     
罗萌 《中文自修》2001,(10):17-17
成长,也许是对于生命活动最初的尝试,因为你远未成熟;人说成长是一种烦恼,毋宁说是一种快乐,你可以不时品尝到生命给予的亢奋、新奇与神秘,一种不可复得的感觉包括骨节生长的痛楚与幸福。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尽相同的故事。但成长的语言意指着同一个主题:它扑朔速离,匪夷所思……选样的生活及其种种的诉诸的情感自有它存在的价值与理由;成长作为生命一个特殊的过程,它时刻在发生着什么,谁能置身事外或漠然赴之?它使你真正承载于双肩的,正是你不时在体验或思考的事物,于是成长的语言在不经意之时获得了从有点觳觫到表达顺畅的自由,由它诠释成长的本身故事,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88.
美丽的春天     
王丽芳 《家长》2016,(4):38+46
春用逐渐成片的翠色抹去残冬的余痕,撒在水上,水就一汪汪地绿;撒在山上,山就一片片地青。1田野萌出一粒粒稻种的秧苗,草木抽出一片片娇嫩的新芽,枝头的花儿正含苞待放……一切都是春的信息、春的开端,春用逐渐成片的翠色抹去残冬的余痕,撒在水上,水就一汪汪地绿;撒在山上,山就一片片地青。  相似文献   
89.
萌表弟     
“昊昊来了!昊昊来了!”奶奶还未路进大门,就大声地喊着。我连忙走出房门,好几年都没见面的姑姑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我的小表弟——马昊尚。  相似文献   
90.
王报芬 《今传媒》2015,(2):168-169
大众消费时代所带来的消费形式"自主化",促使人们不再沉迷于消费物的本身,转而把消费物转化为能够突出自己的符码。而网络"萌"现象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这个消费特点,但它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更多是主宰这种现象的青少年用特殊的身体文化符码来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倾向,并从身体意识开始,逐渐转换到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