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程颢、程颐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弟子,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也为诸多史料所证实。然而,二程终其一生,均不尊周敦颐为师;周敦颐其一生,也从不提及收二程为弟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在周敦颐与二程之间存在着三大鸿沟,即政治上的鸿沟、道德上的鸿沟、学术上的鸿沟。文章就周敦颐与二程之间是否存在师生关系,为何出现三大鸿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程颢的"识仁"思想是其理学的重要宗旨,从宋明理学衍伸出的陆王心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程颢的"识仁"思想开创了心学一派的源流。程颢的教育理论思想对于北宋书院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教化功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程的德育思想中,有着宝贵的心理学因素。二程看到了知识与人的心理品质关系,也看到了道德品质对人的心理、生理素质的影响,并涉及到环境心理学问题。二程所设计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蒙正于养、禁于未发、树立榜样等,又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的。  相似文献   
14.
15.
关键词:《二程遗书》卷一系二程门人李端伯所录,其第一条内容是程颢与韩维之间的儒佛之辨.学界普遍认为此条语录学术价值重大.如果能将哲学义理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对于全面和深刻理解义理本身相当重要.考察可见,该论辩牵涉到出二程与其友人韩维等于元丰四年四月在颖昌的学术集会,即《二程遗书》卷二吕大临所记“昨日之会”节.此学术集会的澄清,不仅有助于深入把握明道的相关重要理学思想·也有助于把握当时具有普遍性的学术和文化实况.  相似文献   
16.
张丹 《文学教育(上)》2014,(17):100-101
北宋理学家程颢毕生致力于丰富与传承理学事业的同时,还写下了一些颇有可读性的诗歌,尤其是后期的一些唱和诗,将吟孔颜之乐、塑圣者形象、表经世之心、寄恬淡意趣的人文内涵不着痕迹地融入诗中,别具风貌,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7.
18.
晋城书院位于晋城城北的书院村,当地人也称之为程颢书院、 古书院.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时任江宁府上元县主簿的程颢,期满调任晋城县令.程颢在晋城的3年间,行教化、办乡校,成为晋城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程颢对晋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的认同上,自金元尤其是明清以来,当地人普遍认为晋城地区在金元以后文化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师论《易》"是张载与二程第一次学术交流的主要事件。对这一事件的探析显示,《周易》在张载与二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张、程受王弼《易》学影响较深,都注重对《易》道的践履。作为理学的创立者,张、程早年出入佛老,后又返归六经,原因是他们需要从佛道中汲取营养,且他们有着浓厚的儒家情怀。事实上,"京师论《易》"是张、程回归儒家正统,共同致力于道学建构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王愿  徐文彬 《兰台世界》2014,(10):132-133
程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名家和教育家,在其观点和学说中,教化观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化实践中,程颢不仅强化了教的内容还注重化的方法,因此促使了其活动教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