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程颢诗歌摆脱官场名利羁绊,寄情山水,涵养性情,悟道忘忧,进入道通天地的审美境界。通过借景抒情、托物寄情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哲理诗意化。诗风平和,韵致淡雅。  相似文献   
52.
阐述程颢与程门弟子的“万物一体”,自程颢提出“万物一体”后,这种思想便为其弟子所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程颢及程门弟子以“万物一体”为仁体;论述朱熹对“万物一体”的理解,他认为“万物一体”并不是仁,而是仁之后的结果,是仁爱之后所达到的境界和状态,在施以仁爱实现“万物一体”的过程中,离不开公与恕;认为朱熹使“万物一体”从抽象的形上玄思走向实践性的仁民爱物,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实践理性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3.
程颢和程颐接续中断千载的孔孟绝学,自家体贴出“天理”、“性即理”,由“格物’’(即穷人类社会之理)而达到“致知”,由“致知”到“致和”。二程的“和”思想包涵有天理之“和”、通达政体之“和”、性理之“和”等。  相似文献   
54.
冯友兰先生认为程颢的形而上学立场是形上形下不分,并以此作为心学的标志。牟宗三先生则认为程颢哲学是严守形上学区分的哲学系统。本文认为,这两种解释方式对于程颢哲学来说都不恰当。程颢哲学的形而上学划分是以形/气之别作为基础出发点的,无论是形上形下,都是天道神气的一体运作。因此,气在程颢哲学中并不一定如同朱子哲学中决定地是形下者,而是形上形下区分的给出者。在此立场上,本文澄清了程颢对于张载哲学的批评的含义。  相似文献   
55.
学界对程颢"天下善恶皆天理"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程颢、程颐的天理观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他们天理观的根本差异在于程颢的天理不回避善恶也是天理;而程颐的善恶主要是指伦理意义的善恶,为了维护天理在人本性上的至善性,程颐甚至也没有明确肯定自然规则意义上的善恶是天理。  相似文献   
56.
唐向荣 《寻根》2002,(3):9-15
孔孟儒学发展至北宋时期(960~1127年),完成了“理学”博大精深的理论形态和思想体系,并出现了以周敦颐为代表的“濂学”、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等重要学派。  相似文献   
57.
关于程颢程颐的学术师承 ,学术史上意见不一。朱熹推崇周濂溪 ,而特别强调二程与周子的师承关系 ,但朱子之说 ,后世渐有歧义。二程与周子的师承关系 ,实质是洛学与濂学的关系。在强调洛学的独创性上 ,明道和伊川是一致的 ;承认问学濂溪所得 ,则明道比伊川更为明著。二程得力于濂溪不仅在佛学 ,也不是为佛学而问学。从融会佛道的角度来说 ,二程从周子游主要取其儒学及其援佛会儒之势 ,而从邵子游主要取其以道会儒。较之周子 ,二程援儒会佛 ,更多的是对佛学的攻辟 ,这是二程倡导儒家道统 ,复兴儒学的双重需要。二程对佛学的攻辟主要在天道观、人性论、生命观和义利公私观、伦理观、道德修养论及天理论等方面。二程辟老较辟佛少 ,且常杂以称许 ,其原因或是二程 ,特别是伊川受邵子之陶融多 ,受周子之影响少 ,或因二程的民族文化意识 ,或三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58.
学界对程颢"天下善恶皆天理"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程颢、程颐的天理观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他们天理观的根本差异在于程颢的天理不回避善恶也是天理;而程颐的善恶主要是指伦理意义的善恶,为了维护天理在人本性上的至善性,程颐甚至也没有明确肯定自然规则意义上的善恶是天理。  相似文献   
59.
颜子是孔门弟子中践行圣人教诲并有所成就的典范,并且是后世称颂不已的理想人格的化身。二程在他们哲思历程的起始处便与颜子相遇,对周敦颐孔颜乐处提问和学颜子之所学倡导的回应,是他们哲学体系建构的源点和基础。尤其程颢,把颜子学的探索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奠定了整个宋代颜子学讨论的基础和框架。他的颜子学理论由境界论与工夫论两部分构成,以境界论为主体,辅之以境界指向的工夫论,特重对颜子学行与品格之赞美与欣赏,凸显颜子之德性成就,拉近大贤颜子与圣人孔子之距离,要人学颜子以至圣人。  相似文献   
60.
曹松稳 《考试周刊》2011,(31):214-214
两程指程颢和程颐兄弟,生于湖北黄陂。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公元1032—1085年);程颐字正叔,号伊川(公元1033—1107年)。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阳一带讲学著书,因此他们的学说又被称为"洛学",又因内容主要涉及"道"和“理”,所以又称道学或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