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94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教育   21976篇
科学研究   4917篇
各国文化   99篇
体育   696篇
综合类   991篇
文化理论   179篇
信息传播   4888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951篇
  2022年   836篇
  2021年   856篇
  2020年   763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769篇
  2015年   1295篇
  2014年   2728篇
  2013年   2186篇
  2012年   2401篇
  2011年   2876篇
  2010年   2483篇
  2009年   2231篇
  2008年   2660篇
  2007年   1877篇
  2006年   1438篇
  2005年   1234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665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公共性问题已逐渐成为最严重的问题,这其中有城市居民的城市权利遭到忽视的原因。在这方面,列斐伏尔、哈维等西方学者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城市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立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问题,在实践中发展我们自己的城市权利思想,对解决我国城市公共性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呼兰河传》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样态,体现在叙事话语、文本结构、情感色彩等层面。萧红在时空关系处理上,让回溯叙事与叙事视角转换的功能在某种层面上表现出空间叙事的特性,反映出作者在缅怀家乡时所表达的复杂心绪。文章分析了萧红《呼兰河传》的叙事手法,探究其空间叙事在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以此体悟萧红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993.
姜宛贝  刘卫东 《资源科学》2021,43(4):722-7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由东部率先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战略调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改变.探究CO2排放量对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响应,对中国尽早实现CO2排放达峰目标、确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刻画1985-2017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LMDI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CO2排放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94.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无数,其中不乏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篇幅最短且充满戏剧张力的戏剧,《麦克白》运用了一系列独创的表现手法和叙述元素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近年来,叙事学研究一直受到不少国内外研究者的强烈关注,“空间转向”也在人文社科领域快速发展,该转向为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发。研究者把文学空间与叙事学研究相结合,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将空间叙事与文学作品创造性结合也成为叙事学发展的新热点。该文将以亨利·列斐伏尔提出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以及心理空间为理论基础对《麦克白》中的戏剧空间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阐释莎剧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及独特的叙述艺术。  相似文献   
995.
该文致力于对克里米亚服务领域名称进行系统性和语言认知分析,这些服务领域语用词是由与“空间”有关的词汇转换而来的。表意组“空间”的语用词代表了一个人生活和行动的不同类型的空间,其特点在于其实用性,用于表示充满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重要空间,与此同时特别关注质量和数量特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6.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人民城市”理念指出要切实提高人民在城市建设中的幸福感知,同时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住历史与乡愁,坚定文化自信。文学对城市的文化记忆与审美想象可以转化为空间设计需要的叙事语素。叙事空间建构通过物质要素将抽象的人文叙事要素还原到时空体中,以便人们直观、系统地感知事件在时空中的面貌。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叙事设计传达街区所蕴含的人文及情感记忆,形成街区独有的文化场域,从而建构既有外在艺术表现力又有内在情感吸引力的街区空间。该文以济南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叙事进行空间微改造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97.
简悦 《外国语文》2021,(3):52-57
《晃来晃去的人》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二战期间芝加哥犹太青年约瑟夫入伍前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生活.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芝加哥城市社会空间以及犹太移民的家庭生活空间书写,揭示犹太移民在反犹主义浪潮以及犹太教日渐式微现实的双重作用下,所遭受的身份危机,表达出"...  相似文献   
998.
媒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教育实践中“身体在场”的高度强制性,使“虚拟在场”成为新时代网络育人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虚拟在场得以可能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身体”与“经验身体”的双重互构;二是情感由个人化向集体化转变;三是个体从他者规训转为了自我规训。但在未来的实践中,还需深刻把握媒介与教育的契合点,可以以媒介技术、认知教育、主体意识为切入点,对网络育人的发展做进一步审视。  相似文献   
999.
陈雨 《中国名城》2023,(11):42-46
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类型,口袋公园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其在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城市发展宏观背景,通过梳理口袋公园在国内的时间与发展历程,总结目前主要的口袋公园建设模式,探索提出城市更新语境下口袋公园建设的思路,分别是更加注重功能的复合性、设计的科学性、公众的参与性、工作的系统性,以及超前的创新性,以期为口袋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