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90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2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81.
学衡派把中国近代危机归结于道德危机,提倡“道德教化”以挽救民族。“道德教化”思想的产生有其现实基础——功利主义盛行;亦有理论依据——人性二元论。“道德教化”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道德理想主义特征,却又点出了自我约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2.
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风格派,对建筑和艺术设计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杜斯伯格致力于风格派理念的研究与推广,里德维尔特把风格派的定义诠释到了建筑上,柯布西埃在空间关系和色彩构成上深受风格派艺术的影响,密斯则强调空间的统一性与流动性。风格派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了传承和创新,设计者们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3.
国内学术界在舒位是否归属于性灵派的问题仍然未达成一致,主要是因学者对于舒位强调真性情和重视学识与创新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舒位自身诗学观继承了性灵派崇尚真性情的观点,同时也不能不说受到了肌理说的影响,在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乾嘉诗坛上特有的舒位式风格。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机械类英语资料的词汇、语法及语篇特征及其翻译标准,提出此类资料的汉译常用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如增词及省词法、转译法、分译法等,并通过实例验证了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的翻译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以往的翻译研究更多的是注重译文与原文的语言层面之上的对比,而操控派是从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的宏观视角去探索。文章简要分析了操控派提出的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对鲁迅先生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徽商江春、江昉兄弟扶助下的康山草堂词人,基本上继承了厉鹗"清幽冷寂"的艺术风格。在乾隆中叶的文坛上,将"浙派"之词发扬光大,是"浙西词派"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8.
89.
在中国文学史上,山东有着悠久而荣耀的散文传统,是散文创作与研究的重镇。山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文学艺术教育和研究见长的院校,建校七十多年来,培养了王景科、刘烨园、蒋新、丁建元、李登建、王兆胜、张清华、李一鸣等二十多名优秀的学者型作家,逐渐形成了一种学院派“散文创作现象”。本文以刘烨园、丁建元、李登建、王兆胜的散文创作为中心,考察山东师范大学散文创作的美学意蕴,为地域散文研究增加新的视角和材料。研究发现,山东师范大学作家们的散文创作,在呈现出鲜明的学院派传统、多元的审美趣味、创作技艺的先锋姿态等美学意蕴的同时,内嵌着浓厚的齐鲁文化精神传统,是当代散文创作领域内别具特色的一面“人文旗帜”。  相似文献   
90.
"千古之谜"的"低调"和"高调"消解 --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有关“千古之谜”的一些论点及其论证,仍然被一些论者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重申和发展。古哲早已发现,“自(我指)涉”可产生假句(或矛盾句),这就消解了“初始谎者”悖论(P)。沿着这思路,不难进而指出,“强化谎者”悖论“这语句假”(Q),要么缺值,要么是假。逻辑派自己向来肯定: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这应该包括由“自涉”产生的假句 P、Q),那么,要用含 P、Q 的论证来证明“矛盾句为真”和“判决日常(自然)语言准死刑”也不能成立。这意味着(从逻辑派的低调标准看),“强化谎者”悖论 Q 已遭消解。再者,“仅是矛盾”大别于“矛盾被证”。从辩证“鹰”派的观点,同时也是逻辑派高调标准的“开明”观点看,“矛盾被证”问题仍然存在! 只有我们指出 Q 犯“复合命题”或“矛盾定义”谬误,“千古之谜”才真正(更彻底地)遭消解!以上的分析可同样适用于“这语句不真”(R)的“超二值谎者”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