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童子形象在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愁容童子》中有三层含义:首先,童子象征着人类童年期无拘无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其次,童子形象代表着大江文学从民间神话传说中所汲取的探究历史真相、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精神。此外,童子象征着肩负着重要使命——将未来日本建设成更加自由民主的国度的日本少年儿童。小说主人公长江古义人对于自身童子梦想的心路历程的探索体现了大江文学重新审视自我的精神。童子形象的解读对于把握大江文学的原点来说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32.
春节讨米     
我满十岁时,一切生计全断。正月初一,邻近富豪家喜炮连天,我家无粒米下锅,我带着二弟,第一次去当叫花子。讨到油麻滩陈姓教书老先生家,他问我们是否是招财童子,我说,是叫花子,我二弟(彭金华)即答是的,给了他半碗饭、  相似文献   
33.
《寻隐者不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全诗寓问于答,平白如话,表面简单易懂,实则意境深远。因此,  相似文献   
34.
傩戏被称作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盐城的童子祭祀仪式剧作为傩戏的一个分支,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作为民俗文化依旧残留在乡村中.本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借助符号学方法,尝试解读祭祀仪式中的符号,以发现地方民俗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35.
我国古代瓷器到清代乾隆时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由于乾隆帝本人对瓷器的酷爱,各地官窑都烧制了精巧无比的瓷器,而民窑亦受其影响,也出现很多精美之器。  相似文献   
36.
赵学锋 《收藏》2012,(3):50-51
2010年11月,磁州窑博物馆征集收藏了一方金代磁州窑三彩童子戏狮枕(如图),枕的造型很独特,为以往之少见:一只狮子侧卧在后,两个童子躬卧其前,一童子右侧卧,将狮子尾巴牵搂怀中,丰满的脸蛋上憋足劲力,又溢满微笑;另一个童子则左侧卧,肘支立,托住圆圆的脑袋,整个后脑壳  相似文献   
37.
雪婆出远门去了。有着猫一般的耳朵、披着一头灰色蓬乱长发的雪婆,越过西方山脉刺目的卷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大象头形状的雪丘山脚下,有个小孩,裹着一条红色毛毯,脑子里尽想着棉花糖的事,正在急着赶路回家。看吧,只要把报纸卷成尖筒的形状,呼呼吹  相似文献   
38.
《文化遗产》2010,(3):103-115,158
本文以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为轴心,以道教南通童子十三部半民间说唱为蓝本,研究了这个敦煌话本在后世的巫术传承。将南通童子十三部半巫书定名为《唐太宗游月入冥记》,是说它们的巫术内容架构一致,可以古今对接。研究了两者间的道教的宗教特征,是为道教的各种神祗的汇聚。论证了《唐太宗入冥记》实际是敦煌唐人傩剧的一个底本;研究了两者间巫术内容的传承:有唐太宗、崔子玉、李乹(淳)风都是通神巫师的特征。对比江苏省北部海州童子戏和金湖香火戏,证明它们同属于南通傩戏的系统。而且童子戏中的童子亦是通神巫师的身份。最后感叹在广大农村二十一世纪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通道教说唱傩戏行将消逝之不可避免,往后再难一见矣。  相似文献   
39.
南通童子戏剧本《十三部巫书》的物质民俗元素较多,本文从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等三个方面解读了其蕴藏的集体审美和价值取向,以期通过对南通地方民俗文化的根茎研究,促进南通江海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相似文献   
40.
激励产生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教育艺术》2007,(12):58-58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激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明代的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优秀的将领出征前总要给士卒们"打气",因为他们深谙"夫战,勇气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