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939篇
科学研究   253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诗经》评点史上两部关系密切的著作。陈氏承戴氏之作补作《读风臆补》,两部著作均用了一个“臆”字,“臆”对二人解诗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正我曾经拜访过一位老者。攀谈时,我询问她是否收到过珍贵的礼物。她的眼睛突然一亮,娓娓道来: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家家都用洋油灯。蜡烛是很珍贵的东西。某日城里的表姐来她家,送给她一支笔直的白色的蜡烛。她很喜欢,像收藏宝贝一样把蜡烛用一块布包好,然后放在柜子里。她一直舍不得使用,总想在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点燃那支蜡烛。可是她挑来选去,觉得没有哪个日子可以让她取出蜡烛。  相似文献   
83.
正齐白石与张大千是两位杰出的中国画大师。两人相识于北平画坛,时间大致是20世纪30年代。不过,两个人虽有交往,却不太深,而且互有成见,齐白石就曾三"刺"张大千。有论者说,张大千的画风变革可分为三个阶段:师古人、师造化和师我心。在最早的"师古人"阶段,张大千公然作伪,给自己留下一个抹不去的污点。那时,张大千临摹古人画风,师谁像谁,尤以临摹石涛为甚,造假水平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大千作伪,让鉴别家、收藏家头疼不已,齐白石也深感不满。一日,齐白石在家作画,女佣送上一张名片。齐白石见过之后,说:"你只说我不在家。"  相似文献   
84.
<正>她在初一的时候拥有了第一套校服。当时惠风和畅,教室外面开满了不知名的花朵,大朵大朵散发着浓烈的香味。几个男生半抬半拉艰难地把一个大袋子搬进教室,"砰"的一声落在地上,灰尘四起,在每个人心中犹如放了一个清脆的小炮仗。老师站在讲台上开始抑扬顿挫地叫名字。衣服拿到手,上衣是白色的,衣服下摆有蓝天的颜色,裤子是舒服的面料,薄而透。就着薄薄的  相似文献   
85.
《快乐阅读》2014,(9):77-77
<正>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近来,热衷于在豆瓣上看各路大咖的自我介绍,有的幽默风趣,简单明了,几句话便交代了一个人的性格;有的则留了大段的空白,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小美的值班日志里初次露面,如果来个自我介绍,我会这样写:90后,少女党,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坚强与玻璃心并存,梦想与生活同等重要,一步一步,总会实现,也终会实现。编辑是我上大学以来的职业理想。毕业时,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的豪言壮志说要北上帝都、南下魔都,趁年  相似文献   
86.
基于逐点比较法的计算原理,改进了插补算法的数学模型,对插补算法进行了优化。经实验证明,改进后的逐点比较法在加工零件时,插补精度有所提高,速度加快,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正>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是通过平移和解三角形来完成.由于平移的目的是将角放在一个三角形中求解,因此像中位线法、平行四边形法、补形法等方法尤为常见.但具体到各种图形中,又如  相似文献   
88.
89.
历史由细节构成.是一个个经典的镜头让人们记住了历史.人们提起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最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战争的背景和经过,而是那个头上缠着纱布、在镜头中哭泣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90.
一部《易经》穷天地之造化,极社会人生之机变,惊天地,泣鬼神。《易经》之“易”据说取意于变色蜥蜴之“蜴”,古代.的先哲圣人们观察到蜥蜴针对不同环境变换不同颜色来保护自己的现象.领悟到变化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演绎出了《易》这部以匡后世的皇皇巨.从中.人们悟出了“易”的三个境界.即:变易、简易和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