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教育   28711篇
科学研究   6592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2323篇
综合类   1309篇
文化理论   221篇
信息传播   31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1311篇
  2014年   3325篇
  2013年   2562篇
  2012年   2885篇
  2011年   3700篇
  2010年   3425篇
  2009年   3555篇
  2008年   3822篇
  2007年   3219篇
  2006年   2666篇
  2005年   2457篇
  2004年   1905篇
  2003年   1650篇
  2002年   1123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科学的身体锻炼"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多的情况,总结归纳科学的身体锻炼所具有的科学性强、应用性强等几个鲜明的特点,目的在于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组合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保证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2.
孙成福 《冰雪运动》2004,(10):32-33
冰上课是季节性比较强的课程,北方高校90%开设冰上课,现由单纯的速滑教学已经发展到速滑、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溶为一体的教学形式.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教育资源的相对滞后,冰上课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对高校冰上课的教育认识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
球类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分析与综述、逻辑类比等研究方法,对球类运动项目传入我国的基本途径及原因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球类运动传入中国是近代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产物,既有文化同化下的输入与移植,又存在有意识地寻求与主动地吸收的双向过程;古代中国的球类游戏与现代球类项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球类项目传入中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球类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球类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微弯板常见病害情况,并对产生病害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5.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在新世纪将注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及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相融合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是新形势对体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健康不外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有些学生经不起半点打击和委屈,意志薄弱,心胸狭窄,遇到挫折易走极端,如跳楼、服毒、出走等等。这已在社会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从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阐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员的工作永远是为读者服务。同时,还针对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读者第一”的观点永远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39.
40.
章斌 《群众文化》2002,(6):28-28,43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的产生,都与其当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地貌、人们的知识水平、需求相适应的。我们舟山海岛渔歌也不例外。舟山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吃的是海,靠的是海,以打捞、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作为海岛特有的化“舟山渔歌”也便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伴随着渔家人的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反映出渔家人的独有的精神追求与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