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98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639篇
教育   95556篇
科学研究   12100篇
各国文化   706篇
体育   4933篇
综合类   4488篇
文化理论   1636篇
信息传播   29446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551篇
  2022年   1791篇
  2021年   1990篇
  2020年   1786篇
  2019年   1561篇
  2018年   958篇
  2017年   1504篇
  2016年   2124篇
  2015年   4045篇
  2014年   10745篇
  2013年   9014篇
  2012年   11477篇
  2011年   12575篇
  2010年   10946篇
  2009年   10946篇
  2008年   14166篇
  2007年   11377篇
  2006年   9432篇
  2005年   8589篇
  2004年   5363篇
  2003年   4489篇
  2002年   3544篇
  2001年   2880篇
  2000年   2096篇
  1999年   775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491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试论"假的真文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凭是一个人学习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凭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文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随着当今国人渴盼文凭的升温,虚假文凭亦泛滥成灾。近年来,为根除街头巷尾兜售的“真的假文凭”,有关部门向“真的假文凭”悬起了利剑,随着文凭打假力度的日益加大,“真的假文凭”渐渐被人们所冷落,但另一类披着合法外衣的“假的真文凭”却备受青睐,它具有更大的蒙蔽性,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说它“真”,是因为它具有所谓国家批准的招生计划,有相关的招生统考或联考材料,有与相应学历对应的课程安排及毕业论文等,“假的真文凭”是由高等院校授予的,网上查得到,认证机关能过关,档案材料鉴别能通过,盖有合法印章,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承认;说它“假”是因为有的是不符合报名条件降低标准而入,有的是入学考试“枪手”代考,有的从来不上一堂课、不看教材、不阅读指定的书目、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懒于或写不了论文花钱雇“枪手”代劳的。最为荒唐的是个别人在文凭上搞起交易,或恃之以权力,或借之以金钱,或凭之以关系,不费吹灰之力捞到手的。  相似文献   
992.
当前报业竞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不惜血本、两败俱伤的残酷竞争正在被科学发展、双利双赢的竞合所代替;新闻由片面的追求轰动效应走向主要是追求社会公信度,并以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新闻的竞争已成为责任心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打造一个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媒体问题,便顺理成章并且急切地提到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993.
新闻语言和散语言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首先,这两种体都是语言艺术,都要求在遣词造句上准确、鲜明、生动。事实上有些新闻作品你很难把它归属到哪一类。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黄延骏的《今日自帝城》、范长江的通讯集《塞上行》等。这些作品似乎介于两种体之间,把它们划入通讯范畴可以,把它们归入散范畴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两种体裁都强调真实,凡是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和人物都可以通过散式新闻的形式及时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4.
5月下旬,正在日本访问的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突然中断访问行程,取消原定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面,提前同国。吴仪提前结束访日行程足一个相当严重的外交事件,中国政府甘冒自身外交形象在国际社会可能受损的危险,断然取消会见,象征了中日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和隔阂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长期以来“阴雨连绵”的中日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中日两国民众之间互相不满和厌恶的情绪加剧,民间感情也陷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995.
邹琰 《新闻界》2005,(6):98-99
经济新闻报道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经济报道已成为芙注的焦点之一,但不可否认,经济报道并非都市报报道的蕈点与强项,与其社会新闻相比,经济新闻所占整个报纸版块数量较少,报道力度和深度较小,受众的反应也并不强烈。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市场经济因素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信息的关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叮少的一部分——这是都市报难以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996.
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代言群众心声的基层党报,要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真诚的感情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必须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无阻,让老百姓有倾诉心声的地方和机会。党报群工部是“窗口”和“门面”,既代表报社、报纸、报人的形象,也代表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要有耐心、诚心和热心,这样才能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来信来访的问题大多是基层百姓心声的反映,善待来信来访可以及时掌握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了解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直接听取群众呼声,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何锋 《新闻记者》2005,(6):59-60
各类会议报道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重要比例,以松江广播电视台《松视新闻》为例,2004年会议消息占到了全年新闻播出量的1/3.居各类消息之首。会议报道中包含了大量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但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程序性、工作性内容.充斥着大量静态会议画面.观众往往不感兴趣,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998.
2005年5月9日下午,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由于马路上的水坑而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柳涛拍下了这个场景,并随即在媒体上发布了相关照片(见左图)。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评。对于柳涛的行为.口诛笔伐者有之,肯定赞赏者有之,冷眼静观者有之,旁敲侧击者亦有之。鉴于各种立场和观点已经得到充分展示,笔者无意在此添加其他新观点,而是试图“小题大作”,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新闻的题材,决定了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能不能抓到新鲜、独特、让读者称奇的新闻题材.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的综合素质.也是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下,能否增加报纸亮点、提升报纸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张骏德 《新闻记者》2005,(10):42-43
我想探讨一下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我记得1980年复旦新闻学院曾经开过一次新闻业务的研讨会,有一个题目专门讨论记者采访到底是什么。当时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北方来的记者认为采访就等于调查研究:南方来的记者(暨南大学的陈朗先生)认为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