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在教育部出版的《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网提供的SCI扩展版、SSCI和A&HCI数据,使用索洛残差法估算了1991—2012年间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对我国高校论文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首先,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英文发表、特别是英文的科技发表中,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更大;第二,我国"985"大学的效率优势体现在英文发表而不是中文发表;第三,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发表效率开始下降,但英文发表的效率正逐渐提高;最后,与英文科技发表相比,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效率在英文社科发表中增长更快、对增长的贡献率也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52.
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利用河南省1990-2009年间农业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出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并通过索洛余值方法对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1991-1999年)呈波动性增长状态;第二阶段(2000-2009年)呈"正负"震荡交替式状态。  相似文献   
53.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西安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意义内涵,利用索洛余值法对西安1992-2005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对西安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来研究船舶企业技术进步状况.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以固定资产净值和员工人数作为投入变量、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产出变量,以三家上市公司为例、选择1999~2006年作为研究区间,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5.
用面板数据模型估算了1990—2004年间长三角16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结果表明:(1)各市全要素生产率大体上经历了高速增长、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和次高速度增长三个阶段;(2)上海市的技术。效率低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3)苏州的技术效率最高;(4)1999—2004年期间,江苏各市技术效率大体上明显高于浙江各市。为有效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技术效率,一方面要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缓和经济波动,另一方面要吸引外资的同时提升国内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56.
基于索洛余值法估算出福建省1979—2006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就此对福建经济增长贡献做简要分析。分析表明:(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过80年代高位水平波动后,进入90年代呈现微增趋势;(2)1999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贡献趋弱。充分表明福建经济增长呈现的资本驱动特征,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资本投入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7.
关于科技进步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德恩  徐小飞 《预测》2001,20(2):1-3
本文通过严密的数理分析。对索洛余值进行了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索洛余值经济内涵不明确的难题;在非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对产出增长议程进行了新的分解。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和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对黑龙江省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59.
韩洪云  喻永红 《资源科学》2014,36(2):389-396
作为农户受益的一部分,退耕还林通过其生态功能对土地生产力的改善效果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本文基于重庆万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和土地生产函数及其索洛余值估计,定量分析并解释这一效果。结果表明,在没有重大农业技术进步和除退耕还林政策以外的制度创新,以及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退耕还林使耕地的玉米和小麦单产分别提高了12.7%和20.9%,折合成收益分别为1 452.98元/hm2和1 170.02元/hm2;并且,除退耕还林以外,土地的生产力还显著地受到地块面积、资本投入、土地质量、农技培训等因素影响。结论认为,土地生产力的改善明显得益于退耕还林;除增加物质投入以外,配合采取促进相邻土地的流转与集中政策、加大对农民的农技培训力度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区土地生产力和退耕还林项目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0.
以《资本论》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替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K,L),构建了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数理体系框架,以得到的马克思生产函数Q、剩余价值生产函数M、成本函数Cv以及利润率函数p,结合斯密-杨格的分工理论并运用新古典分析技术,将技术进步的本质——劳动分工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劳动力产出弹性表征作为分工系数,从而对技术进步率——索洛余值的经济学内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