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75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侗歌活动是侗族民俗的重要内容。侗歌中的叙事歌对侗族的历史文化起到记叙和传递作用。侗歌活动成为侗族社会生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起到民族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正>一层秋雨一层凉,秋,就这样悄然而来。"万美之中秋为最。"我们不需要登香山而览红叶,不需要临湘江而观秋水,单是从诗人摹秋的众多诗词中就可以窥豹一斑。范仲淹把秋天写得极为精致,细腻的语言情韵中散发出悠然超脱的心灵意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范翁的诗情中出现秋色连波、斜阳接水。他在芳草无情、酒入愁肠的相思泪中,生发出万丈秋之豪  相似文献   
133.
记得在一次全县优质课教学比赛中,我借班执教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25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天,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英雄人物追求理想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让学生朗读、感悟。再通过多媒体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配音朗读,使画面、音乐、朗读融为一体,将学生带入杜甫作品所描绘的悲苦意境之中。之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诗文,前面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最后一段,我请一位皮肤白净、圆脸、长得可爱的男生朗读,我相信他能读好,但出乎意料,在他的朗读中,一些常见的字,他都嗑嗑巴巴读错了,甚至都读不下来。我没有中止他的朗读,而是不断地给他提示,纠正读错的字,总算读完了。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小男孩刚坐下,我还没有来得及点评,全班就响起了掌声,这来自同班同学的掌声充满了热情、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4.
竞技类节目在2008年的中国电视荧屏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全民参与为传播目的,将音乐、娱乐、竞技融为一体的全民K歌节目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这些节目因形态新鲜、内容新奇、全民参与、贴近观众等特征,推出后取得了骄人的收视战绩,成为在选秀节目逐渐淡出电视荧屏后,又一可以掀起大众狂欢的真人秀节目。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正是全民狂欢与身体消费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35.
符二的诗歌在强力抒情的背景下,蕴涵了深刻的意境和忧伤的情感。她的诗歌,从题材上看是简单的,有乡村呓语,有时光的感叹,有童年的印象,有爱情的烦恼等。表达出来的就是80后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6.
吴佳盈 《教学月刊》2014,(10):26-28
正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开展历史探究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探究活动是过程式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巩固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137.
纵观50多年来不同时段的研究状况,对"十七年"小说的认识走过了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90年代曾一度被轻视与否定的"十七年"小说重新进入研究者视野遂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以《青春之歌》为例,探讨新历史语境下"十七年"小说的研究,这对于重估"红色经典",筛选"经典作品"入史并进一步拓展"十七年"小说的研究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正有些人是属拖把的,事情拖着拖着就忘了。有人问:那古人有拖延症吗?有,跟帖为证。@黄雁捷:"不急,等明天抓住了孙悟空,再跟这唐僧一起炖了吃!啊哈哈哈哈!"@陈章鱼:明代钱鹤滩的《明日歌》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沈不装:"刀——下——留——人——"每次看到古装剧里菜市口行刑被  相似文献   
139.
陈原  申琳 《教育文汇》2006,(12):17-18
《卖报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春天在哪里》等深受当时少儿喜欢的作品,曾令几代人念念不忘,其中的情境、意趣和道德取向也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但是,近些年来,少儿艺术创作却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0.
托尼·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是一篇讲述美籍非洲人的成长故事,也是对美籍非洲人的讴歌。通过对主人公Milkman从一个生活无目标,头脑简单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有归属感,以自己的种族为自豪的男子汉的成长过程分析,本文表明黑人只有回归大自然,了解自己的文化和根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生存与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