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39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1974年出土于洛阳的“繁阳之金”青铜剑铸工精巧,装饰华美,尤以其从部四字铭文,令人注目:其一,先秦古繁阳有二,究竟应为何处;其二关于“金”的真正含义;其三,衣冠带剑的具体功用。据考证,所指繁阳当是南繁阳,地点在今河南新蔡县以北,当时是经济要地,地理位置重要,属兵家必争之地;剑铭中“金”字的含义当指兵器,“繁阳之金”应释为繁阳所铸之剑;衣冠带剑有相当的功用,即表身份、封爵及出使访客时带剑。此外古人带剑还具有礼治和修身养德方面的意义,表现了剑除有与戈、矛等古代兵器共有的兵器属性之外,还有其特有的非兵器属性。正是这一属性,使得春秋战国间带剑之风十分盛行。  相似文献   
12.
《雷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与观众。其中蘩漪这一形象倍受关注。她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一个最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一个个性复杂的典型彤象。她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在追求个性解放与情感自由的过程中,努力挣扎,燃烧自己,也毁灭他人,成为文学史上又一个悲剧典型。本文主要从蘩漪的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雷雨》中,曹禺塑造了最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繁漪。她雷雨式的性格在剧中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她的悲剧形象交错在一起,体现了这一人物悲剧性格的深刻性。繁漪那火炽热情,强悍灵魂的本质是时代的觉醒。本文将探讨繁漪的雷雨性格并挖掘其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4.
爆仗竹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爆仗竹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及其浓度对爆仗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对爆仗竹芽的萌动、分化及生根培养有明显的影响,其中MS 6-BA2.0mg/L NAA0.8mg/L最适宜外植体芽的萌动;MS 6-BA1.0mg/L NAA0.5mg/L对丛生芽的继代增殖效果最好;MS NAA0.6mg/L对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掌握执简御繁的辩证法,有利于解决教学中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矛盾。从教的角度讲,无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上都要考虑运用精简原则,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从学的角度讲,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精简原则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蘩漪的最高生活理想是她也要一个男人真爱她。她虽然竭力挣扎、反抗,但终究是无力的。她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形象。  相似文献   
17.
第11届全国政协会上,有些人联名建言要恢复繁体字。对"此"现提出不能"弃简复繁"的三大理由:①汉字发展的历史是沿着一条逐步简化的道路前进的;②现代的简化字是汉字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③书写便捷是汉字向前发展的动因。从而说明"弃简复繁"的提案是不可取的,汉字自身的演变是遵循着一条"避繁趋简"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娜拉与繁漪是中外戏剧史上具有反抗精神的伟大女性,一个是周家的"物",一个是所谓的家庭的"玩偶",其命运悲剧是特定时代广大妇女的共同悲剧。作家创作时代及中西文化差异使她们觉醒前后的生活态度、反抗方式和结局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蘩漪形象研究七十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的《雷雨》自从发表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对蘩漪的研究更是从未停止,蘩漪形象研究表现出了跨越时间长、参评人数多、论文数量大、批评方法新等特点,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这正是该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也正是作品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