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5篇
  免费   5篇
教育   4502篇
科学研究   277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190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3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它虽然是一部悲剧小说,但其中不乏幽默的人物和幽默的情节。其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章,就体现出了浓厚的幽默氛围。本文以刘姥姥为例,探析《红楼梦》中幽默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林黛玉丧母后被接进贾府是将其作为陌生人看待的.她不仅不熟悉贾府的环境,亦不认识阖府所有亲眷.凭林黛玉母女同贾府的至亲关系应是府中的常客.故而,对林黛玉详尽介绍人物身份等做法有瞒蔽读者之嫌,不合事体情理.然而又不能对此举轻易作舛误或败笔论,应是大有深意存焉.仔细想来,红楼梦>是社会人生之梦,它是由诸多短梦小梦联缀而成的.对林黛玉进贾府的叙写犹如记述一场小梦,这充分显示出宏著的梦幻性特征.  相似文献   
54.
醒来     
反映了中国十八世纪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红楼梦》,塑造了无数经典的人物表情,或喜或悲,或憨或诈,然而再现出社会的表情虚浮里是笑意迷离,实质却黑暗里弥漫倾轧,诡异里凸显阴冷。  相似文献   
55.
蔡文生 《福建教育》2007,(11):60-60
今年8月,我去福州参加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在福州街头遇到了几位在福州读书的我曾教过的学生。我们重温了师生情,大家七嘴八舌讲了不少我们之间的故事。有些我已淡忘,有些我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6.
伟大作品<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林黛玉在作品的关键情节--黛玉之死中说的三句重要的话,是黛玉之死心解的绝好突破点,由此揭示出黛玉身上的崇高的力量所高扬的刚性之美,组成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就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7.
施维树 《成都师专学报》2000,19(1):41-45,55
自从欧阳健于1991年发表了他的关于《石头记》脂评本是伪作这一发现后,毁誉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欧阳健的发现是极有价值的。欧阳健是善意地指出胡适上了当,受了骗。他对脂本的考证实质上是胡适的考证工作的继续和发展。他是修正胡适的错误,不是往胡适身上泼脏水。这次论战的哲学分岐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胡适的先验论的分岐,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胡适的实证主义的分岐,是马克思的认识论与资产阶级的常识论的分岐。这场论战的分岐焦点是:是否定胡适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其结论,还是捍卫胡适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其结论的问题。红学的出路在于把红学从胡适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58.
《红楼梦》中晴雯的遭遇令人同情,她被赶出贾府后悲愤而死.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既复杂又隐微的;如果直接归之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都失之简单化.说到底,晴雯之死应是王夫人由赵姨娘“从宝珠变成鱼眼珠”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所致.  相似文献   
59.
《课外阅读》2006,(1):40-41
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年逾八旬,曾为桂林小广寒撰书一长联:  相似文献   
60.
《庄子》、《牡丹亭》、《红楼梦》是中国梦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品。虽然在三个作品中,梦境的表现方式和文体意义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究其本质,它们均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达不到的愿望和追求,并具有一定的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