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本文从滴定过程中计量点的到达过程和指示剂的变色过程与计量物之间的计量关系寻找最佳指示剂的途径.  相似文献   
82.
在制备乙醚的实验中,分离提纯乙醚时界面不明显,利用指示剂显色,改进了实验操作,使界面清晰,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83.
在水总硬度的测定中“返色”现象时有发生。所谓硬水,是指含Ca盐和Mg盐较多的水,测定水的总硬度就是测定水中Ca~(2 ),Mg~(2 )的总量。水总硬度的测定方法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做标准溶液(简称EDTA),用铬黑T(EBT)或K—B作指示剂,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条件下对水中的Ca~(2 ),Mg~(2 )进行配位滴定:  相似文献   
84.
就溴麝香草酚蓝的名称由来、作用原理以及常见应用作简要介绍。先从麝香草、麝香草酚、麝香草酚蓝和溴麝香草酚蓝这四个方面,从局部到整体来认识该试剂。接着,从溴麝香草酚蓝的结构式分析其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原理。最后,介绍溴麝香草酚蓝的常见应用。  相似文献   
85.
夏琴  杨砚宁  毛明 《化学教学》2016,(10):39-41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通过观察混合液酸碱度和紫甘蓝汁的色差变化,从定性、定量和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实验方法严谨,实验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实验只用试管间断性检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6.
无机定性分析教学中,利用硫化氢系统完全沉淀二组阳离子,以达到二组阳离子与其他组阳离子完全分离始终是个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系统分析中酸度控制不好。目前,各版本的实验教材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尽相同,也各有利弊。为此,我参考不同的实验教材,取长补短,将实验步骤进行改进,将酸碱指示剂(甲基紫)引入实验过程,利用指示剂指示溶液颜色的变化,用弱酸或弱碱及时调节溶液酸度到所要求的程度,使二组阳离子完全沉淀,以达到与其他组阳离子彻底分离的目的。本法易于操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7.
配位滴定指示剂确定终点最佳酸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滴定过程中,酸度对金属离子、滴定剂、滴定反应及指示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分析近年中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在有关酸的试题命制中,考查的知识紧贴教材,题目素材多来源于生活,设置新情境,强化知识迁移,强调能力立意,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同学们运用酸的通性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下面选取几例进行解析,供同学们参考.一、设置新情境,考查酸与金属的反应  相似文献   
89.
采用《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测定水泥中氧化镁时,酸性铬蓝K-酚绿B混合指示剂(K-B混合指示剂)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大量实验比较,发现当K-B混合指示剂的比例为1:1.2,加入量为0.1 g时,滴定终点明显。  相似文献   
90.
演示实验“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上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4章第3节中的一个内容。在一次外校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上课教师在课堂演示这个实验(图1)时,最终的结果却是1号试管中的BTB指示剂的变色速度要快于3号试管。在研讨时,笔者特意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发现,这个实验“失败”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在笔者所在学校的12个班级中,只有2个班级的演示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那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为此,教研组的教师展开了研讨,得出了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