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1405篇
科学研究   1126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得用共沉淀法和纯铝水解法对比研究了纳米超纯Al2O3粉形的形成,结构,形貌和各种因素对粒度的影响,得到了平均粒度小于5纳米的超纯纳米Al2O3粉末。  相似文献   
802.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锌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对S2-浓度进行测定.通过对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和反应物起始浓度等因素的考察,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处理废水中S2-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03.
Alumina nanoparticles (A1NP) were synthe- sized from aluminium nitrate using extracts of tea, coffee and triphala--a well known herbal plant as well as a non- toxic and eco--friendly green material. The synthesis was carried out taking 1:4 ratio of metal salt and these extract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s at 540 W, which gave better yield of nanoparticles. Water was taken as solvent medium. The formations of A1NP were initially monitored by the colour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reaction mixture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As synthesized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UV-Visible (UV-Vis) spectroscop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A1NP were found to be spherical in shape in case of tea and coffee extracts with a size of 50-200 nm and to be oval shaped in case of triphala extract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200-400 nm. The formation of A1NP with the microwave-assistance using these plant extracts has proved to be very faster than any other methods. In addition, excellent reproducibility of these nanoparticles,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capping agent or stabilizer will have great advantages in compari- son with microbial synthesis, avoiding all the tedious and hygienic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04.
介绍了纳米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各项特征的表征方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5.
研究目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防晒霜、涂料和牙膏等。这些纳米颗粒性质非常稳定,能在废水和生物固体中转移和分散。现有研究表明,TiO2纳米颗粒对动物正常生理活动具有毒性等负面作用。但是,它们对植物是否具有毒性特别是是否会产生植物基因毒性至今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研究TiO2纳米颗粒是否对西葫芦具有基因毒性,为TiO2纳米颗粒排放进入环境后的潜在植物毒性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创新要点:首次发现了TiO2纳米颗粒对西葫芦具有基因毒性。 重要结论: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发现TiO2纳米颗粒污染处理的西葫芦样品与未处理样品的基因组DNA图谱相比,不仅在谱带强度有明显差异,而且存在谱带消失和新谱带产生现象,表明TiO2纳米颗粒对西葫芦具有基因毒性。  相似文献   
806.
研究载氟氧化铝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在PH为6~7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介质中,氟离子浓度在0.475~4.75ug/ml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灵敏性和选择性较好,回收率在96.8%~101.6%之间.能够很好的应用于载氟氧化铝中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不同掺杂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UV-Vis分析,并在紫外光源下对降解甲基橙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定.最后建立L-H模型和GM(1,1)模型,考查了Mo/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动力学,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TiO2当煅烧温度为500℃时,Mo的最佳掺杂量为0.05 mol%.L-H模型对有些Mo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存在偏差,且Andrews型稳健回归优于最小二乘算法的模拟结果.而GM(1,1)模型对Mo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能进行很好的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808.
以纳米金胶体颗粒为增强衬底,观测了两种不同浓度的吖啶橙水溶液荧光信号的表面增强效应,并用激发光波长与金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匹配理论,以及近场增强理论解释了所观测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809.
马剑 《今日科苑》2006,(4):39-39
制造隐身衣,最近仿佛成为各国科学家热衷的一个研究方向。俄罗斯一名科学家最近宣布发明出了一种特殊的“隐身衣”, 并且还在当地申请了专利。这位科学家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立大学量子和光电子学系的一位著名教授,名为奥列格·加多姆斯基。  相似文献   
810.
综述纳米粒子的结构特点及相关效应,并介绍了纳米粒子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