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故事的孕育阶段,“汉”或曰“天汉”便同“牵牛”、“织女”联系在一起,以后便成为这个传说故事的要素之一。“汉”、“云汉,”实际上是由汉水而来。秦人发祥于汉水上游,《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始祖。据此,同汉水联系的织女,是由以织出名的秦人远祖女修而来。“牵牛”、“织女”由星名转变为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也最早见于睡虎地发现的秦简中。《三辅黄图》中载秦始皇并天下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同样反映了秦民族对牵牛织女传说的群体记忆。很早以来西和、礼县、天水一带浓厚的乞巧风俗,正说明了织女传说同秦文化的关系。天水地名的得名也与“汉水”、“天汉”有关。发源于嶓冢山的汉水本一直东流,经略阳、沔县,同发源于陕西宁羌的沔水合流,至湖北入长江。大约在西汉时地理变化,在略阳附近改而南流。今人皆以陕西宁羌的嶓冢山为《尚书.禹贡》中嶓冢山,实误。  相似文献   
32.
织女,作为一个原型意象,在历代诗词中层出不穷。民间文化中的织女形象以一种夫妇之礼的形式存在,诗人笔下的织女则同高唐神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究织女形象的原初意蕴,无论是民俗的本原形态还是文学的再创造,织女意象实际上是高唐神女原型意象的置换形态。  相似文献   
33.
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的辨析,认为汉代的昆明池建造绝非循周、秦辟雍或灵台旧制,在《诗经》时代牵牛织女故事并未成型,李山先生的《蒹葭》是表现牛郎、织女传说,《大东》的牛、女二星应对的是姬、姜两姓婚配的观点证据不足。解释《诗经》,宜力求贴近诗歌文本,难坐实处,不妨存疑。  相似文献   
34.
天气在一天天变冷,前不久的一场大雨冲洗了整个阜阳市,雨下得很大,但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下雨前,天阴沉沉的,调皮的织女用黑纱遮住太阳公公的眼睛,气得雨婆婆大声地叹着气。雨后,空气格外清新。校园里的两排松树上挂满了小"珍珠",松软的泥土上留下了一片小脚印;一处处水洼,显得十分平静;大街两旁的树,也镶上了晶莹透亮的"宝石"。屋檐下,仍"滴答滴答"地落着豆粒大的水珠。同学们在松软的土地上玩耍,个个都是满脚的泥巴,不过没关系,泥巴也能  相似文献   
35.
石祥至今还记得自己曾访问过某守备师一位年轻的参谋长,这位30多岁的“老兵”家在农村,与妻子长期过着“牛郎织女”般两地分居的生活。妻子多年来一直照顾着生病的公公婆婆,喂水喂饭、熬汤熬药、端屎端尿,公婆吵架她还要劝解,一直伺候到二老相继去世。同时,她又把小叔子和小姑子拉扯大……  相似文献   
36.
中国古代学中有这样一类作品,它总是热衷于描写神仙鬼狐无条件地嫁给穷苦的农民、商人、知识分子之事。追根渊源。我们发现它们是由牛朗织女神话演化来的一个原型,仙女下嫁穷汉原型。它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想象和幻想。  相似文献   
37.
古往今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人骚客也纷纷借题发挥,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38.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粉红的,紫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片一样晶莹,一样清凉入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  相似文献   
39.
汉代牛女神话世俗化演变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是牛女神话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在汉代,牛郎、织女形象不但被凡人化,而且被生活化、劳动化和情欲化。牛女神话直至汉代,才真正以男女主人公两情相恋的坎坷经历展示了令人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完成了世俗化发展、演变的历程。而两汉时期的文化整合,汉人“天人”相应、相感的神学思想和自然宇宙观,以及由此形成的自然宇宙观的世俗化和人文精神的天道自然化,是导致牛女神话世俗化发展、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对“唧唧”一语,人们多倾向于“叹息说”,笔者以为应解作“织布声”。解作“织布声”,诗的头两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紧密相应,生动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木兰纺织图,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跃然纸上。天天弄机杼,这是木兰给人的一贯印象,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定格。这两句为后两句(不闻机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