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7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教育   58574篇
科学研究   3337篇
各国文化   551篇
体育   2174篇
综合类   1991篇
文化理论   851篇
信息传播   7559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173篇
  2022年   1259篇
  2021年   1106篇
  2020年   830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904篇
  2015年   1751篇
  2014年   4880篇
  2013年   4625篇
  2012年   5455篇
  2011年   5982篇
  2010年   5154篇
  2009年   4911篇
  2008年   6617篇
  2007年   4730篇
  2006年   4100篇
  2005年   3923篇
  2004年   4227篇
  2003年   3888篇
  2002年   2499篇
  2001年   1882篇
  2000年   1334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陆震 《家庭教育》2000,(2):38-3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们真正开始把对孩子的教育当成了一件事,孩子的精神素质问题越来越为父母所重视。  相似文献   
102.
儿子上大三了,一直未离开过我身边。去年暑假的一天,儿子突然宣布:我要骑自行车独自一人到陕西西安。语惊四座。我们让他谈谈想法,他不愿意与我们解释,只是固执地强调:此行他必成!我们自然是不同意,我和他爸从安全、经济两方面给他算账:这种想法很幼稚,举动很危险,现在社会治安不是很好,车匪路霸到处都有,抢劫凶杀时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祺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6.
耕夫 《游泳》2001,(2):36-36
在美国的劳德代尔堡城,有一座“国际游泳荣誉馆”,里边设有领袖人物馆、科学家馆、文学艺术家馆等。馆内所陈列和介绍的一些世界名人的游泳事迹,都非常引人瞩目。 在领袖人物馆里,挂有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的巨幅照片,并在照片旁边附有文字,详细地介绍了他从青少年时代一直到晚年,仍坚持游泳锻炼的动人事迹。其中特别提到1958年1月7日,已经是65岁高龄的毛泽东主席,在寒冷的邕江中畅游达30分钟的事例,称赞这位伟人在游泳中表现出的勇敢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勇气,令世人钦佩。 领袖人物馆内除了毛泽东主席之外,美国总统的游…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当前,有少数中学生不懂得自爱。他们有的自卑,有的自弃,无所事事,无心向学。针对这些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该和中学生朋友推心置腹地谈谈自爱,劝导中学生自爱应从下面八个方面做起。1.珍惜自己的身体。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定时定量,全面摄取营养,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还要按时作息,保证每天有8~9小时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做好“两操”,讲究用脑和用眼卫生。2.爱惜自己的生命。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  相似文献   
110.
我很喜欢刘晓东博士(以下简称“刘博”)的文章及文章里所洋溢出的哲学智慧和执著的钻探精神。他对儿童充满人性的研究使得其理论有滋有味,为儿童的教育描绘出一幅灿烂的前景。这一切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振动作用及清明作用。今年《学前教育研究》前几期的“争鸣”栏目中真正争起来了的便是孙民从(以下简称“孙先生”)与刘博的商榷之文。能看到这种真正的争鸣真是太好了。我仔细拜读了孙先生“也论儿童的精神”一文,他对“儿童精神”这一领域也颇有研究,文笔婉转但又突现了他与刘博在对儿童精神认识方面的本质区别。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