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分析的康德主义学派中,以斯特劳森为代表的众多学者通过表象的自我归属来阐发康德的统觉同一性理论,是当代康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创见。斯特劳森认为只有身体才真正提供了主体同一性的经验性标准。然而,与此相反,身体在康德的统觉学说中根本不扮演任何角色,统觉的同一性应当理解为逻辑的同一性,而不是经验实在的同一性,而且只有从这种逻辑的同一性才能推演出范畴化先天综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2.
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是现代师范教育的普遍共识,但在推进教育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普遍遭遇专业知识"统觉"的困境和学术水平的"临床"困境,前者表现在师范教育无法将专业知识有效统合,后者则使得师范教育无法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边缘型"任务指向对师范生教育实践效果的影响研究从"边缘"关注开始,研究教育实践者通过非学术活动对学术活动的影响效应。实验表明,"边缘"关注显著影响了小学生对教育实践者的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23.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全面理解其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前提.以"五道念"为核心的实践哲学、以统觉论为基础的观念心理学、以教育性教学为特色的教育学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三大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康德的统觉理论包含的具体内容原则上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是面向经验的维度:一是面向主体(实存)的维度。结合康德关于统觉与经验、统觉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相关思想,这两个维度分别被诠释为"统觉作为经验的先验条件"和"统觉作为主体知识的限制性条件"。统觉是作为思维的形式而对经验具有建构作用。统觉最终的作用是经验性直观,而对于这个证明则分两个步骤展开,先是统觉对一般直观的客观有效性,然后是统觉对经验性直观的有效性。统觉作为先验自我意识对主体的先天知识起限制性的作用。先验谬误推理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对统觉的误解",消除这种误解就意味着限制主体知识的扩展。统觉的先验自我意识只能指示某主体的实存,不能表象该主体,也就不能作为构建关于主体的先天知识的根据。  相似文献   
25.
康德通过对统觉的“先验性”规定,为知识找到了确定的根据;通过论证统觉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使统觉与经验自我区分开来,自我的统一性保证了经验对象的统一性;通过对统觉的联结、综合、建立对象等功能的规定,使其成为对知识起主动构建作用的自建主体。  相似文献   
26.
27.
以联觉来解释艺术通感往往把其与病态的幻觉混为一谈,并最终可能把艺术通感等同于一种变态或病态心理.提出以统觉解释艺术通感,提出审美统觉的概念,并将其与一般统觉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尝试对艺术通感下定义.  相似文献   
28.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因自身学习心理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并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出教育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统觉"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常能"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用语.在教育独创思想的构建上,"统觉"论为"常能"论呈示了一条科学的"试验"路向;在教育重要目标的达成上,"统觉"论为"常能"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组合"模式;推行素质教育,可借鉴运用"统觉"与"常能"所含的科学因素.  相似文献   
30.
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射测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测验技术.文中对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团体个性投射测验、笔迹分析等几种著名的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作了简单的回顾,虽然关于投射测验还有不少争议,但作为—种间接的测量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直接测量所带来的一些缺陷.投射测验的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因此它在未来的心理学研究与应用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