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4篇
科学研究   625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水力掏槽措施可在突出煤层中实现快速掘进,但在掏槽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突出的现象,尤其是在槽硐中会产生小的突出,为控制这一现象的发生,改善水力掏槽措施,从引起槽硐周围煤体突出的根源入手,运用宏观突出理论,分别从瓦斯内能、顶底板弹性潜能和煤体弹性潜能三个方面对槽硐突出能量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黑龙江省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等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对掘进工作面槽硐突出能量的研究可拓展水力掏槽措施防突机理,并提高水力掏槽措施在黑龙江省矿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2.
张磊  张涛 《内江科技》2014,(6):89-90
依据银星一井的地质情况和煤层赋存状况的特点,对工作面的综采设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且在使综采设备间满足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匹配,运动上相互协调的配套前提下,确定了银星一井十八上1煤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63.
郭路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08-208
在煤矿开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工作面的接替频繁,再加上矿井的集中生产等因素,使得很多矿井的采区内区段回采多数采用调采布置的方式,这就在使得采掘工作面形成了很多的“孤岛”工作面,这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带来很多的困难。本文重点论述了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强化支护巷道顶板、对顶板压力的压力进行控制,强化两帮技术,卸压槽的开挖,以及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以保证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就煤矿综采工作面情况进行概述,对综采工作面安装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提高矿井综采工作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翟文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75-176,178
介绍了梅花井煤矿1102206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总体设计方案,对其各子系统进行了阐述。分析自动化工作面的采煤工艺,重点介绍了综采自动化工作面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地面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综采工作面集中监控。地面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超化煤矿工作面断层出水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出水原因和出水水源,制定出了堵水、断层加固方案,采用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工作面出水的封堵,消除了工作面底部承压含水层的威胁,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67.
将精益化管理应用于煤矿综采队的日常管理中,通过精益化目标分析、生产组织优化、材料消耗控制、队伍能力素质管理、6S现场管理及科技创新管理等综合精益化管理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8.
煤矿综采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成为体现煤矿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煤机装备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对确保综采工作面各设备协调、连续、高效、安全运行,实现煤炭高效、安全开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综采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结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梅花井煤矿自动化项目运行情况,深入探讨了煤矿在推行综采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约束,并详细阐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9.
掘进工作面大断面长距离通风技术是减少煤尘、瓦斯等爆炸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掘进工作面中的大断面和长距离这两种因素给通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是煤层开采中急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断面长距离的掘进工作面存在的通风问题,重点论述大断面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技术,以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0.
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对矿井在采煤工作面端头的支护,基本上均采用“四对八梁”的支护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支护方式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移柱时均需工人手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二是“四对八梁”的顶梁一般选用矿工钢或竹字梁,材料强度较低,顶梁容易发生变形,支护强度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面端头支护的要求。因此如能改进这一问题,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护局面将有很大改观,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安全生产性能等。根据以上实际问题,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攻关小组,研制和开发了一种在采煤工作面能够实现自移的端头支护装置并达到了对各类工作面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广泛的社会效益的端头支护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