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Eph/ephrin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多成员的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机体的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迁移、轴突导向、血管形成及神经网络的形成,对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和突触可塑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Eph/ephrin 可调节损伤后的突触功能和干细胞分化,达到修复梗死灶、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的目的。该文对Eph/ephrin信号通路在成年动物海马区、室管膜下区及非传统神经发生区域内调节神经发生、迁移以及突触可塑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不拿高血压当回事,认为自己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控制。殊不知,高血压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肾、脑等并发症,同时也是脑卒中(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是预防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2010年来我院教学实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年龄在35~59岁的高校女教师126名为研究对象,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各危险因素分层评分求和查表即得所对应的10年发生ICVD(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绝对危险。结果 (1)除HDL-C均值为1.25略低于1.29 mmol/L外,血压、TC、TG、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均值都在正常范围。(2)所有教师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均≤5%,为极低危。(3)被检出的MS人群与非MS人群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40~44岁/45~49岁年龄组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5~59岁年龄组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0~54岁年龄组与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44岁/45~49岁年龄组与55~59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受测评的高校女教师缺血性心血管事件10年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推测可能与受试者均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大多数年龄偏轻并具备职业运动特点有关。(2)与非MS人群相比,MS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诊断MS,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肠病(ICBD)患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表达水平,为ICBD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连续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急性腹痛的患者72例,其中行肠系膜CTA及肠镜确诊ICBD的患者21例为观察组.另外51例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颈动脉及脑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最主要的因素。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的高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及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内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促发斑块破裂,进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及时了解颈动脉内膜和斑块的稳定情况,探索预测斑块破损的指标,进行及时干预,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纳多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金纳多近年来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指出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耳聋、眩晕、糖尿病并发症及冠心痛等方面的应用及疗效。金纳多治疗上述疾病的机理是: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缓解缺血缺氧和舒张血管平滑肌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全身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新生大鼠吸人8%O2和92%N2混合气体建立HIBD模型,33℃亚低温在HIBD后即刻开始干预6h,采用原体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结果表明:亚低温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数目,从而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162例HIE患儿均作头颅CT扫描,并在病灶部位测量CT值.结果:162例HIE患儿CT改变主要为脑白质低密度,可合并颅内出血.结论:据新生儿宫内窒息缺氧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表现,对本病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所致.开展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目前尤其要重视“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