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717篇
科学研究   28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91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3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罗大经《鹤林玉露》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诗“兴”进行了阐说:一,提出“兴”重“观物”,且要做到“静观”与“活观”的统一;二,强调“兴”意乃“赋”、“比”之归宗,去“兴”则“赋”、“比”无所归依。上述两方面,为古典诗“兴”理论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2.
所谓抽象函数,简单地说是指没有给出具体的函数(对应法则),仅含有抽象的函数符号、抽象的函数结构式或抽象的函数关系式的一种函数类型.对抽象函数问题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体现高考加大对理性思维能力考查的命题思想.理解和掌握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抽象函数问题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53.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告诉我们: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毋庸置疑,实际上,这是中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的一个较大的难点。曾在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说:“我最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因为在学正负数  相似文献   
54.
应用MATLAB求线性方程组的Cramer法则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几种用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的Cramer法则的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的改进过程及其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前期,有“教育之神”誉称的罗辀重埋首湖南乡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实施“群、德、体、智、美”五育并重的“素养教育”,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成功地实现了近现代“教育的革命”。他的“素养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至今鲜为人知。研究、宣传、推广他的素养教育,对当今我国的素质教育和世界教育的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56.
借助求导法则,积分因子法,双变换法等,论证了若干Lagrange-D′Alembert(拉格朗日-达朗贝尔)型向微分方程的可积性,并提供了参数式通解的表达式,获得的结论是文中所列参考文献相应结果的拓广。  相似文献   
57.
游宇明 《师道》2003,(9):42-42
我住的是一栋老式公寓,公寓的下水道非常狭窄,杂物稍稍多一点就会堵塞。上个星期,下水道的出口又堵了,结果一楼人家的厨房成了一片水乡泽国。两个小时后,单位派了人疏通管道,危机才得以解决。每次谈起这件事,大家都是一副不堪回首的神情。水需要入口,没有入口,我们就不能保证生活的品位。水也同样  相似文献   
58.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是学会生存,然后才是享受生活。生存,是人的第一法则。适生存,反之,不适必将被无情淘汰。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无论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还是我们民族的教育前途,这都是一个性命攸关的命题。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任意N阶k正则简单图的生成法则,提出了由简单完全图递归生成任意N阶k正则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付云天 《中学理科》2005,(7):11-11,14
高中阶段求函数的值域是没有通法的,与定义域不同,它不可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而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求之.函数的值域是由其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决定的,求函数值域,不但要重视对应法则的作用,而且要特别注意定义域对值域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