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12篇
科学研究   20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悖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逻辑悖论是指其由以导出的背景知识都是日常进行合理思维的理性主体普遍承认的公共知识或预设,均可通过现代逻辑语形学、逻辑语义学和逻辑语用学的研究使之得到严格的形式塑述与刻画,其推导过程可达到无懈可击的逻辑严格性的悖论。广义逻辑悖论是人们把导致狭义逻辑悖论的"背景知识"的视域由日常合理思维领域拓展到哲学思维等其他领域而发现的悖论。道德悖论是人们在道德思维领域发现的一种广义的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32.
《伤逝》与《寒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双璧。鲁迅和巴金在作品中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遭遇、命运的描写和思考,达到了各自时代的高度。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作品所涉及的知识分子问题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而且揭示问题的方式——组织矛盾冲突的形式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从而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这使我们能够通过对其中一部作品的研究来加深对另一部作品的理解。通过这种互为参照的方法,可以从作品中读出启蒙主义的局限,女性解放的悖论,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等。近期,我们组织博士生进行了一次《伤逝》与《寒夜》的专题讨论,讨论后由主持人对主要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归纳,再分头撰写文章。现在把成果发表出来,以表达我们对鲁迅和巴金这两位文坛巨匠的敬意和纪念。  相似文献   
33.
章在对西方和我国人地关系学说和理论进行哲学思考的基础上,从认识论角度讨论和提出: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时,其指导思想不仅应以地理学和生态学思想为指导,而且更应该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34.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时刻在关注变革中的中国,其镜头多聚焦底层小人物的生存际遇。影片《天注定》是贾樟柯对中国诸多突发暴力事件思考后的艺术表达,影片采用类似于古代"四联图"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姜武、王宝强、赵涛、罗兰山为代表的底层边缘人物身边的暴力事件,揭示出暴力的身边性、普遍性和古今"以暴制暴"事件的相似性等特点,展现了底层人群中的边缘人如何由受暴者演变为施暴者,让观影者了解暴力的发生过程,从而直面暴力,反思暴力事件。  相似文献   
35.
就广义而言,鲁迅的《伤逝》、巴金的《寒夜》主人公均为知识分子,从时间上看后者可谓前者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知识分子家庭都从最初的甜蜜走向了分崩离析.其悲剧的根源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知识分子在梦想上的分歧与变化,两部作品的不谋而合实则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彼此梦想的误读,渗透着作者对知识分子无法建立自己的理想家园的思考.  相似文献   
36.
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入手,马克思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消解了资本生成悖论,实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质变性创新。"资本生成悖论"消解中体现的澄清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揭示对立统一的辩证矛盾、创新"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等方法,具有普适的解悖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37.
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化和“读图”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感受普遍下降。带领读者走近文本,增强作品直接感受力尤其迫切。文章在回顾新批评理论方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文本,通过分析一系列批评术语,探讨此方法在文学欣赏中的具体应用,以提供鉴赏中的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38.
公元前450年左右,希腊的诡辩家季诺提出了如下的悖论:“阿里基斯”追龟永不及(阿里基斯是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以善跑著称)。  相似文献   
39.
刘卫 《百科知识》2007,(12X):4-5
除了遗传,人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寿命的长短。而长寿与人的行为方式有两种长期被关注的理论。一是吃七八分饱更长寿,二是体温较低能增加寿命。现在前一个理论得到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而第二个理论也在得到研究的验证。而且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40.
刘莉  罗蓓 《科教文汇》2007,(6S):198-198
文章针对当今对悖论问题的流行观点从定义及其与逻辑矛盾和辨证矛盾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指出时下定义的缺陷并简要概括出悖论的主要特点;分析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的区别并得出辩证矛盾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矛盾,悖论内存在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