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3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18541篇
科学研究   1079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537篇
综合类   564篇
文化理论   113篇
信息传播   244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2155篇
  2013年   1564篇
  2012年   1747篇
  2011年   2093篇
  2010年   1844篇
  2009年   1568篇
  2008年   1963篇
  2007年   1471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880篇
  2004年   699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701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一、美在主题.<致橡树>是舒婷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一首诗,写于1977年.我认为这首诗美在主题,它突破了传统观念,大胆提出女性的自立自强,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曲现代新爱情观的赞歌.诗人坚定地提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站"而不是缠绕或靠在一起.这就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2.
193.
木文从材料的分析与考据入手,对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诗歌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将其理论主张归结为审乐和政观、诗之大纲说、美刺说和正变说等四个方面,并予以客观的解析。尤为重要的是,本文重点考察了郑玄诗论的依据,指出了他对前人理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4.
诗歌,想象驰骋、语言凝练、情感丰富,体会诗歌之美主要从领略意境、体味音韵、把握情感三个方面入手,教学中要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传统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195.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诗潮曾一度致力于诗情智性化的审美探索,这是30年代诗潮的一个主流趋向,它因深刻地开拓了“五四”时期的说理诗和警句诗而被金克木命名为“新智慧诗”,其特点是: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深思,极力避免感情的渲泄而追求智慧的凝练。情智合一。卞之琳先生是中国新诗坛20  相似文献   
196.
美术和音乐都是表现生活的一种美。“音乐是流动的画,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之美的本质是和谐,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等构成音乐美的意象,化作抑扬顿挫的旋律,和谐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音乐形象。而绘画亦是把前述的种种因素构成绘画美的意象,化作阴阳浓淡的韵律,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图象。两者综合可形成“听着音乐画音乐”的快乐想像教学法,使美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97.
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只要我们去研究就会发现。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善于讨论,就能发现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8.
199.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似乎给人以高度抽象、枯燥单调之感。其实不然 ,“数学家在创造活动中总有情感、意志、信念、希冀等审美因素 ,因此在数学的数字和公式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Aristole认为 :“秩序和对称是美的重要因素。”哲学与数学先辈们对数学美的赞誉不胜枚举 ,贯穿于整个数学科学之中 ,数学美究其形式有 :对称美、简洁美、一致美、奇异美、和谐美 ;华东师大张奠宙…  相似文献   
200.
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把小说《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定义成一个复仇恶魔,而对其孤独的挣扎和无助的抵抗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从现代悲剧理论来看,其悲剧性源于不可改变的社会现实和他个人坚强意志之间的冲突,其悲惨结局显示出了一种悲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