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2926篇
科学研究   626篇
各国文化   83篇
体育   504篇
综合类   747篇
文化理论   108篇
信息传播   146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941篇
  2011年   1189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1060篇
  2008年   1169篇
  2007年   1038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报刊编辑的审美主体应该具备前沿的审美意识。如果从美学角度对编辑提出审美要求.那就包括他的美学素质、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102.
版式美在报刊编辑美学中是最直观的审美范畴。版式设计的审美趋向、审美意识、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报刊作为传播主体时的内容能否更好地吸引读者,提升读者在接收信息和阅读时的美感享受。版式设计得清新、灵活、美感强烈,能与报刊的内容构成有机整体.就能吸引读者“眼球”,让他有非读下去不可的趋美欲望。  相似文献   
103.
版面作为报纸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吸引读阅读的手段。一张报纸是否吸引读,虽然内容是根本性的因素,但最先影响读的,却是版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4.
李明文 《军事记者》2004,(11):30-30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一种美。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清代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通俗地说.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如诗如画,真情感人。任何体都不拒绝意境的产生,意境是高层次审美的体现。新闻意境,是记、编辑审美创作的成果,是传播写人、写景和叙事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指新闻作品中有着丰富蕴涵和情景相谐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5.
何谓报纸版面编辑的美学创作?笔者认为:用美学的创意和表现方法对报纸版面进行时尚的包装,让报纸的版面更符合读者的感官需求,强化报纸的焦点引力,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报纸的美术编辑工作的美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6.
我以为,能聆听学者专家的讲演,是无比幸福、无比高尚的,是一种享受,非常美好的。“上图讲座”让这种美好越来越多,让越来越多的人聆听演讲,享受幸福,享受美好。  相似文献   
107.
寻找家园     
读高尔泰的这本《寻找家园》.常常惊讶于其文笔之好,灵气飞扬.五彩缤纷。写他在江南小镇高淳县淳溪镇的童年生活,像传统的年画那样鲜括,明艳.仿佛一伸手.便可以触摸得到。绘画出身、在美学上自成一家的高先生,有用画面讲故事的特殊才能.于是那些晦涩的经历,变成了清晰如画的场景——有人在说话,有人在发脾气.有人铁青着脸,就像看未经剪辑的片子。  相似文献   
108.
时代情绪、个性特质、湖湘化的传统共同造就了叶紫功利性的期待视野,其政治倾向性与其创作个性达到了完美的有机统一。本从艺理念、美学品格、小说诗学等方面论述了作家后期创作的拓展与俄苏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只是简单的影响和借鉴,而且是在相同思想基础上的共通和响应。  相似文献   
109.
林玮  谭苑芳 《出版广角》2018,(10):14-16
传统文化在出版领域的创造性转化表现为向下传播、向外传播和全域传播三种价值形态,分别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现象.出版领域实践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着力推动其多重主体、多维传播的融合,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全面、深刻地融入当代生活,实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家园的社会美学治理.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