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9197篇
科学研究   471篇
各国文化   74篇
体育   453篇
综合类   604篇
文化理论   91篇
信息传播   127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686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审美领域大大地扩展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美的欣赏和创造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所以,提高产品的艺术魅力,创新和美化促销手段,就成了企业家们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42.
试论葛优在冯氏贺岁片中的语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艺术词典》是这样定义“语言风格”的:由于创作的创作个性形成的人物语言的艺术特色。影片台词的语言风格是编剧、导演、演员的创作风格共同形成的。一部影片的编导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特点,就要求演员对编导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对他们的美学思想、艺术修养、个性特征等的理解以及对他们在艺术创作提炼主题、处理结构、创造形象、表现  相似文献   
943.
足球运动蕴涵的体育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依托关学、体育美学基础理论,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运动蕴涵的美出发,发掘足球运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及其美学意义,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足球运动这些美与体育美的本质和规律、体育美的内涵以及内在联系。同时阐述了足球运动美在体育美学研究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即足球运动美具有整体性。结论:足球运动蕴涵的美对于体育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师院校“美学美育”课程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入手 ,阐述了“美学美育”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教学要求 ,提出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该课程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45.
“对于传统艺术,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外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也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发扬。”王朝闻先生在《戏曲美学与艺术美》一文中曾如是说。的确,当我们以愉快的心情重读《陌上桑》时,不禁发现,陌诗实在是一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充满生活机趣与幽默感的好诗。以前,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并没有从审美的高度予以更进一步的挖掘与探讨,本文就试着做一下这种工作。  相似文献   
946.
对运动竞技中真、善、美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之关系的讨论,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运动竞技的美学问题。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说明了运动竞技中真、善、美统一的意义及其对促进竞技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7.
本文运用生命美学的理论,对中世纪奥古斯丁及其《忏悔录》进行审美观照。从信仰崩溃与对上帝的吁求、声色欢娱之罪感与禁欲苦修之虔诚两个视角,对蕴藏于《忏悔录》中的生命精神进行了阐释,揭示出在痛苦生命体验过程中的西方中世纪人神对流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948.
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围城>自初版以来的四次接受热潮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探索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49.
950.
研究中国文艺美学应注意诗乐书画各门艺术范畴的融合相通。从这些艺术范畴的产生来看,有着共同的根源;从其表现来看,有着相通相长的艺法;从其实质来看,都有“如其人”的品位;从其审美理想来看,都有“与天合”的倾向。因而书与画同,画与诗通,诗与乐合,同源分流,相得益彰。形成中国特有的一系列艺术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