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22579篇
科学研究   1317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617篇
综合类   855篇
文化理论   115篇
信息传播   155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671篇
  2020年   723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794篇
  2015年   1113篇
  2014年   2153篇
  2013年   1903篇
  2012年   1807篇
  2011年   2189篇
  2010年   1822篇
  2009年   1635篇
  2008年   1650篇
  2007年   1353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729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美育即审美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备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审美创造作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要素,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在各学段中对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做了相应的目标设置,把古诗词本身的美学价值呈现给学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遵循以下路径:知人论世,深入文本挖掘美;勾连古今,情感互动呈现美;营造氛围,多策并用延伸美。  相似文献   
922.
彭澎  刘小璇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168-170+174
思维活动全部属于人类的一种创造方式,以自然和生活为依托,在组织开展创造活动时,将人类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作为重点关注。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典型代表,为当代设计师开展美学文化研究提供支撑,并对当代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设计创作工作时,需要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并将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实现全覆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风采魅力时,需要对设计作品的韵味和内涵给予重点关注,将深层次的意境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使最终的设计作品具有超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23.
陈乃惠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20-122+132
色彩之根,源于光,系于人。色彩虽然静谧无声,却因光的自然因素而存在,因人的生命诞生而生发,因人的精神活力而滋养,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永远与自然共生、人类共存。由此,色彩如同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924.
根基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一个引人注目的,集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学、文化学于一身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根基主义美学发展了俄罗斯美学的积极因素,其中“生命”意识(“美是生命”)、“理想”原则(“美拯救世界”)、“理解”观念(“美是理性领悟”)是构成根基主义美学大厦的三个基座。它们分别触及美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美的生命本质(内容)、美的终极救赎(功能)和美的理性彻悟(方法论)。这三个基座分别由格里高里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斯特拉霍夫先后提出并确立,为俄罗斯民族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25.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26.
陈婉 《华夏文化》2006,(3):9-11
“中和”的观念产生是很早的,《国语·郑语》中记载,西周时太史太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并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把不同元素相互配合求得矛盾均衡统一称之为“和”,只有“和”事物才能发展。他强调多样统一的和谐美,根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他提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认为同一种音、色、味的数量增加,不会有悦耳的音乐、华丽的文采、可口的味道出现,只有多样的声音、文采、味道各自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美。以“和”为美是史伯美学思想的核心,继而运用和申发这一见解的是晏子,《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论稔:“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翻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于,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以水济水”、“琴瑟专一”,是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不能让人产生美感,只有五味相济、五声相和,将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困素综合调和,才能给人感官的愉快。晏子认为为政亦如“济五味、和五声”,必须兼听不同的见解,以使政通人和,臻于美政。由此可见,史伯、晏子都把“和”与“同”视为两个对立的观念,而且尚“和”弃“同”。孔子、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老子论天地万物的起源,即认为是两种对立因素“阴阳二气”相中和的产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会合之气,中和之气。阴阳是两种对立的  相似文献   
927.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的交融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过程,变异在其中随处可见。从美学视角出发,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对译本中出现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即译者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诗学立场出发,给译文涂上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不仅对原文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进行改写,而且还重塑了译本中的孔子形象。译本中字词“句化”、语言风格“幽默化”以及人物形象“幽默化”现象的出现,与译者通俗化的美学趣味密切相关。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美学趣味去理解、品鉴、选择和过滤原本承载的美学信息,从而使译本发生新的美学变异,给译文带去更多美学感受。  相似文献   
928.
929.
媒体素养教育已不仅仅是针对新闻与传播院系学生的专业教育,它更成为了一种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大众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公民具备对于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思辨的反应能力。本文对新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渗透与方法启迪作出归纳与探讨。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