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2624篇
科学研究   500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464篇
文化理论   65篇
信息传播   1477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190篇
  2013年   947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1111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1028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学习主体的缺失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悲哀。强调阅读元认知,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建构阅读主体的中心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因循守旧,以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去自觉地培养鉴赏知识、批判知识和发现知识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相似文献   
942.
汉文化是中国的主体文化。探索汉文化历史离不开汉墓文化。由于汉墓文化与墓地有关,因而它几乎成为中学教育中的"禁区"和盲区,相关的考古和丧葬校本课程也随之缺失。因此,应当利用当地汉墓资源优势,创建汉墓文化与各科相融合的校本课程,可以实现墓葬文化所折射出的人文教育价值,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创办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943.
高师音乐教育中,构建联盟合作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开展高校与社会有效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本文从高师音乐教育中钢琴专业教学面对的高师院校、社会用人单位及政府三个主体出发,构建了音乐教育的评价体系,并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44.
孙惠芳 《科教文汇》2007,(11Z):134-134,146
运用建构主义原理,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通过创造情境,学生相互交流,教师的帮助,学生自己意义建构,在美术欣赏中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使美术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主要运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创设审美情境,自主感受画面,交流欣赏感受,分析作品形式,解释作品意蕴,进行总体评价,实现美术欣赏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45.
建构性技术评估及其对我国技术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怀滨 《科学学研究》2003,21(5):487-491
建构性技术评估(CTA)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兴起于西欧的一种技术管理战略和政策分析工具。CTA强调在技术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调动各类因素,积极对技术进行建构;其特性表现为主体多元性、反身性、动态性和试验性四个方面;技术驱动、战略生境管理和创造连结是其基本的战略模式。CTA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注重对技术发展本身的认识和管理,二是要培养公众对技术发展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46.
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在于: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把真善美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具有真善美的品格。  相似文献   
947.
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论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当代科学哲学正陷入困境之中。其表现之一即科学实在论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流派不断受到反科学实在论的挑战;二者经过了长期的论战,但都无法臣服对手,科学实在论的正统地位将不复存在,这对科学哲学的存在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48.
我国的教育法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教育法学的学科性质如何界定,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如何,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整合度怎样,都是教育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科实践的发展态势和方向。从教育法学产生的动因看:主要有二:一是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二是教育关系的复杂化。教育法学以教育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是法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学的中心范畴,教育权利是教育法学的基石范畴。就我国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学科自身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科体系缺乏教育法学自身特有的概念,体系内容架构需要进一步整合;教育法学的内在逻辑结构、理论基础、学科性质等重要问题尚需进一步厘清;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949.
农民的身份与命运是一个历史命题,由特定的历史所塑造。中国的农民正走出旧体制给予他们的身份歧视和限制,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目前正在体验和展现这种旧邦新命。传统农民身份的终结、新的公民权利的获取是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变迁所致,也与现代国家建构密切相关。其中,政治既是限定农民身份与命运的重要主体,也是农民试图改变命运所求诸的重要手段。进入二十世纪中叶后,当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农民获得解放时,农民也很快陷入新的困境,走上被集体化的道路。农民工的出现与农民的流动是农民对城市分割身份歧视制度的挑战。当下要建立一种体制,使农民与政治的关系建立在协调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权益保护机制上。新生代农民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更加世俗也更加理性,对国家政治生活提出了更多问难,也蕴涵了更多变数。农民正在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变,这种历史性的转变,正是农民的新命。  相似文献   
95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整体战略思路是统筹城乡教育公共治理式发展思维,其总体政治哲学是复合化的法理型软性教育公平政策导向。在此导向中,我们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检视中国三十年教育发展战略设计的路径谱系,理性实现中国教育公平危机的客观化祛魅,进而在深度剖析和评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指导蓝本《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厘清其纲要背后所隐藏的公平战略密码,防止学界和政界陷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本体、范式及方法论意义上的彩绘化误区中。在此基础上,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和治理手段入手,深度揭秘《规划纲要》背后所蕴藏的统筹治理思路,展开《规划纲要》视阈下的统筹城乡教育制度设计,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公平从十年内的权利机会公平制度设计向过程治理式公平制度设计过渡,实现中国教育从单纯可量化的法规型硬性教育公平政策设计向复合化的法理型软性教育公平政策设计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