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8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27402篇
科学研究   1878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1824篇
文化理论   266篇
信息传播   154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1295篇
  2015年   1950篇
  2014年   3083篇
  2013年   2340篇
  2012年   2396篇
  2011年   3145篇
  2010年   2704篇
  2009年   2678篇
  2008年   2489篇
  2007年   1953篇
  2006年   1264篇
  2005年   902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代商务英语翻译教程》是一本以实用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教材。它摆脱了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只对一般翻译技巧和方法罗列讲解的局限性,从文本的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的语言特点来探讨翻译方法,其内容涵盖之广也超出了同类教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教程仍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992.
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纳、补偿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比在翻译其他体裁的文本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译者主体性是否能够发挥到最佳状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译者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学理论知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学理论知识对译者合理发挥其主体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历史著作的翻译,应当以忠实于原文为标准,做到词达而已。  相似文献   
994.
《天路历程》是一部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充满基督教(新教)教义的属灵著作,至今重印不断,成为《圣经》以外翻译语种最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天路历程》和《圣经》两部作品的翻译史可以考察两者在中国的平行翻译进程及平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5.
2010年以来,网络最为流行的网络语言当属"给力"。"给力"具备多种词性和内涵,意蕴十分丰富,"给力"的几种英文翻译中g,elivable因其标新立异、中西合璧、有独特的文化意蕴而最受欢迎。  相似文献   
996.
改革开放以来,各生活领域陆续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媒体词汇,尤其是新词汇,在反映社会变动方面是最活跃、最敏感的语言要素。随着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交融的发展,人们大多通过媒体来了解社会和世界,由此媒体新词的翻译变得尤为重要,这也关乎我国外宣工作。论文旨从媒体新词目前存在的英译问题着眼,根据其英译目的及标准,尝试为其提供可行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997.
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于1979年首次提出多元系统论,它对于当今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创见启发作用。本文介绍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理论贡献与局限性,以期能更好的服务于翻译研究学派。  相似文献   
998.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在诗歌翻译中,单纯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而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上,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999.
虽然“境界”在哲学、美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翻译界对于境界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少见。本文从“境界”范畴的三个基本特点入手,提出了“境界”集鉴赏、批评与创作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说。用于文学翻译鉴赏的“境界”体现了它的直觉感悟性特点,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境界”体现了它的觉解层级性特征,用于文学翻译创作的“境界”体现了它的情感表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鲁迅和本雅明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在最理想的翻译问题上所持的观点非常相似:借助外国语言来深化本国语言;主张透明的翻译,反对过度归化。他们持有相似观点并非偶然,然而表面的相似也隐藏着各自理论思想的差异。鲁迅和本雅明生活的历史背景、所持的语言观、翻译观存在差异和相似形,同时也折射出各自眼中理想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