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教育   39336篇
科学研究   2645篇
各国文化   140篇
体育   647篇
综合类   2475篇
文化理论   371篇
信息传播   2722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85篇
  2022年   959篇
  2021年   785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800篇
  2016年   1563篇
  2015年   2482篇
  2014年   4057篇
  2013年   3063篇
  2012年   3367篇
  2011年   4201篇
  2010年   3673篇
  2009年   3667篇
  2008年   3712篇
  2007年   2927篇
  2006年   2026篇
  2005年   1537篇
  2004年   1451篇
  2003年   1261篇
  2002年   1212篇
  2001年   891篇
  2000年   755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承,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播使者。作为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唐诗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长篇叙事诗,更是展现诗词之“意”“音”“形”三个维度平衡美的巅峰之作;“化境”论是文学大家钱钟书的核心翻译理论,植根并发展于中国传统译论,极具中国特色,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从“化境”论视角对中国古诗词英译美学的分析研究既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检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政策的积极回应,通过将中国古典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让更多人广泛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将有益于消除译语读者对传统中国文化美学理解的壁垒,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助力中国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32.
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研究,仅从个体因素的角度无法透彻理解,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理解也过于空泛,而文化冲突论则为解释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提供了一个全角,它为解释流动人口问题犯罪提供的是一种个体化的社会原因,使流动人口犯罪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3.
导游词属于一种“实用性”的文体,翻译时要注重凸现其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对中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取舍、增删和重组。但由于翻译标准各异及译者水平的限制,导游词翻译中的错误五花八门,可以按“目的论”者的分类方法,从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特有的翻译失误这四个方面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4.
近年来,认知诗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广泛应用于翻译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当中,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文学分析和认知理论结合不足等问题。基于现状,本文选取初唐名篇《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中的意象翻译作为分析对象,从认知诗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将翻译策略中涉及的认知理论进行梳理,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翻译提供新的路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翻译本诗意象时,译者经历了意象识解,意象还原和意象整合等认知过程,并应用了范畴化识别,隐喻转换和关系型侧显等认知翻译策略。对比传统翻译手段,认知翻译策略更适用于诗词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认知层面解读作品内涵,享受诗词美感。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138.
以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RBV)为基础,将企业IT资源分为IT基础设施资源、IT人力资源和互补性组织资源三类。指出IT资源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性,提出基于RBV的信息化绩效评估层次模型,并以实际企业为例,分析每一层次的评估范围和评估指标,帮助企业对信息技术商业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9.
黄敏  廖威 《现代传播》2022,(12):79-88
以非洲媒体有关中国减贫理念的报道为例,以翻译理论和话语制度主义理念观为基础,从媒介感知和话语翻译两个层面探究非洲媒体有关中国减贫理念的传播,发现中国减贫理念在非洲媒体上享有突出的显著性和积极的合法性,但主要限于微观治理技术的传播,且与非洲语境的关联性不强,本土化程度薄弱。在哪些减贫理念可能与非洲相关或有效方面,中非信源也存在一定的理解分歧与认知错位。中国减贫理念在非洲的传播也表明,国际规范的本土化并非现有研究所呈现的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包括钩连和融合两个层次的渐进过程,在不同层次中有着不同的策略使用。  相似文献   
140.
线性历史观是主流传播学和美国现代化理论所植根于其上的历史观和意识形态设计,与西方中心主义、城市中心主义同构为一套话语系统。其深层意涵和理论表达都意在规训和误导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限制后发国家对非西方的另类发展道路的想象和探索;进而消解全球多元文明价值观,确立西方资本主义“所谓的文明”的永久中心地位。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必须具备突破线性历史观的意识形态自觉,在中西方文明碰撞交流的跨文化视野中确立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实践为社会历史坐标的理论主体性;从融入并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中华文明进化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发掘问题意识,实现理论创新;进而致力于构建平等平衡的全球文明发展生态,在推动消解线性历史观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解构其话语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