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宣室志》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其内部构成比前代更加复杂,联合式仍然是唐五代时期最重要的构词方式。它反映了唐五代时期语言的时代性特点,如大量的新词、新义出现,词形、词义发生变化等。此外,同义词组增多、单音节向双音节词语转变等充分体现了此时期词语高度复音化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2.
易丹 《现代语文》2007,(6):35-36
随着对复合词构词方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复合词的构词方式不限于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这五种类型。张斌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为"张编《现汉》")中"词的构造"一节将复合词细分为七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  相似文献   
123.
"以"和"为"是古汉语中两个用法比较复杂的词,它们结合成"以为"的固定形式后,既保留了复音词一般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的特点,又显示了二者随着语境变化而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4.
《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真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0):106-107,126
《列子》是一部富有争议性的道家思想作品,历来也是进行语言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考察《列子》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可以发现《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5.
徐迅雷 《语文新圃》2008,(11):36-37
笔者在报社工作,同事间难免咬文嚼字,关于"凯旋"与"凯旋归来"的用法,就在内部论坛引起了一次持久的论争.   这是我在论争中途写的一个帖子,题目是<编辑不会说人话>:……  相似文献   
126.
陈要男 《文教资料》2011,(17):19-20
在古代汉语中,复音词从语法构词中的语序构词角度可以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表述式、支配式五种基本类型,其中复音词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数量和构词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几种形式,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语言内部的语音、训诂、语法、修辞几个方面探寻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7.
郭振邦 《学语文》2013,(1):69-70
引言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词为主向复音词为主的发展过程,这早已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本文拟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复音化的动因,二是在汉语词汇复音化历程中单音词的重要地位问题。 一、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的动因 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断是科学的、客观的,这一结论建立在词量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8.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全面论述了《颜氏家训》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并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考察了它们的特点,指出多时复音词已相当丰富.尤以双音节词最突出,构词方式也丰富多样、日臻完善、并形成了以并列式和偏正式为主的新格局.这些都反映了六朝词汇的组成及词的构成方式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0.
汉语双音节、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阐释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求对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