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以“趣”烘托平等对话。兴趣是沟通师生之间的催化剂和中介物,平等对话的出现要靠兴趣来烘托。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听、猜、唱、演,创设了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很喜欢小动物,很喜欢学小动物叫。教师让学生听后进行模仿,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在学习了书上内容后,教师又进行扩展,让学生说“你想听谁唱歌?”学生就有了选择的自由,与教师的对话就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72.
鲁四老爷的书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不仅善于从人物的神态、语言、行为等正面塑造人物形象,而且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气氛烘托等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把一个人物的灵魂勾勒出来。  相似文献   
73.
余光明 《四川教育》2004,(12):12-13
2004年是个“教师年”。本刊“论坛”板块以“教师××”为主题,分多期作了“专论”,对教师的生存、发展、科研等给予了充分关注。这既是对第20个教师节节日气氛的烘托,也是对教师问题的比较系列、深入的研究。《四川教育》是为教师服务、为教师代言的刊物,关注教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本刊持续的话题。明年的“专论”,我们还将把探讨继续引向深入。关于教师问题,教师自己最是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拿起你的笔,参与到讨论中来,让我们共建自己的精神家园。E-mail:zhengyan-luntan@163.com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数学文化的角度诠释了"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设计中教师运用故事的情节把整节课串联起来,从刚开始的激趣引入,让学生对数学文化有了初步感受,再到课中环节的深入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本节课有关的数学文化知识,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5.
烘托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如画月亮,往往用轻柔飘逸的云加以衬托,更突出月亮的朦胧、皎洁、娇美.这便是“烘云托月”之法。烘托也可用在写作上,“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样描写往往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无论写人物,还是景物,都可用烘托手法。  相似文献   
76.
肖像是公民通过一定物质载体的客观再现。肖像权是公民对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机,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格尊严及形象的社会评价,是公民享有的基本人身权、绝对权。肖像权保护的主要是指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凡未经肖像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擅自创制他人肖像,擅自占有他人肖像,以及侮辱他人肖像等,均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侵害肖像权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赔偿和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77.
一凡 《集邮博览》2010,(11):82-83
1958年1月8日,苏联发行了一套《中国画家齐白石》纪念邮票(图1),这是世界第一枚(套)齐白石肖像邮票,是在白石老人离世后不到四个月发行的。邮票图案取自我国著名摄影家郑景康先生1956年为时年92岁的白石老人拍摄的照片,老人目光锐利,神情刚毅,是白石老人最具代表性的肖像照。  相似文献   
78.
《收藏》2010,(12):148-149
从五岁开始,被父母强制训练绘画造型……无需更多文字,尽在画里!用您的思想量我的历程,用您的眼睛看我的画作。  相似文献   
79.
人物动态肖像描写是叙事性文本建构中人物肖像描写方式之一,是借描摹运动中的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风度等外貌特征来塑造人物的内在特性,在人物肖像描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实现“动态”的路径,一是人物动态肖像在文本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二是人物动态肖像在人物的运动中完成。  相似文献   
80.
在《背影》里,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父亲的肖像,也没有描述他的面部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了他的背影。但我们却感到这一形象十分丰满动人,这是什么缘故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