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3篇
教育   649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新公司法第33条规定了判断股东资格标准的"内外有别"原则,总体上,公司诉讼纠纷从法律关系性质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在处理内部关系时,民法规则优先适用,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处理外部关系时,优先适用商法规则,侧重于保护交易安全和流转秩序,促进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92.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设置为平衡公司内部利益关系提供了一种折衷手段。这一制度作为一种利益补救方式,它既保证了控股股东意愿的实现,又保护了持异议意见的小股东的权益,给他们以退出公司的出路。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这一制度,但规定的并不完备。  相似文献   
93.
《公司法》的公司担保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后于在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公司法>总则专条规定了公司的担保制度,确定了公司完全的对外担保能力,体现了公司自治的立法理念.同时,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担保能力进行自我限制,保护债权人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公司法的担保制度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4.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作为普通法国家的一项天才发明,它是对付公司中那些滥权、浪费和盗窃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在我国以前的法律中则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修订的《公司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第152条中第一次明确赋予了股东代表诉讼的合法地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客观地说,这区区一个条文共三款的规定稍显粗糙,尚有较多疏漏和值得探讨之处,如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诉讼费用担保制度、激励机制以及诉讼结果归属等方面均未做出规定,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文章在辩证分析新公司法的历史性突破和疏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应承担的诚信义务的法理基础、内容范围等,进而就我国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提出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以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现象接踵而至,各国立法或实践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加以修正和补充,以平衡公司与股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我国也应该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以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  相似文献   
97.
配股融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小股东设置的“再融资陷阱”。揭开大股东虚伪的面纱,从全方位透视“再融资陷阱”,并分析其背后的根源,提出对治理这一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
价值创造观念的转变 一般企业习惯于以利润来反映公司创造的价值,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是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我国证券市场也习惯于按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小排定上市公司的位次。但是,不管是利润还是以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一、利润是按公认会计原则计算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选择或改变会计政策而人为地调节利润;  相似文献   
99.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看,对股东派生诉讼的规定,无论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上基本是一片空白.我国在设计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时,应本着保护股东权益的理念,遵循鼓励正当诉讼与制约不正当诉讼相兼顾的原则,明确界定原、被告的范围及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0.
INTRODUCTION Williamson (1975),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and Fama and Jensen (1983) held that incentive con-tract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are closely tied, andthat organizational form is an optimal response toagency problem. Stiglitz (1986) argued that the in-centive structure of an organization ought to respondquickly to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order to provide appropriate managerial incentives.Corporate divestment is certainly one of the mostdrastic changes in 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