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6191篇
科学研究   80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86篇
综合类   361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474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19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我们一直在大张旗鼓地扬善,但是人的德行却越来越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忽视了心灵教育。这是一位学生给母亲的电话:学生:我没钱了,马上给我寄钱。  相似文献   
982.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因此"全面"的教育也就越多,即便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也未必能够囊括全面发展的教育。如有学者提出"群育""心育""情育"等。不管全面发展教育有多少"育",都是基于人的发展需要,为了人更加"全面"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全面发展教育各育之间是不能割舍的,舍弃任何一育,人的发展都会变得不"全面"。  相似文献   
983.
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杭州市下城区“双新名师智慧空间站”以“小候鸟驿站”为实践载体,定位“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构建以体育课程立基础、以德育课程树灵魂、以智育课程搭枝干、以美育课程活血脉、以劳育课程展气魄的“五位一体”的“融合育人”课程体系,坚持直接教学与实践体验共生教学策略,融合多方力量,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与社会协同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984.
李刚  吴雨晴 《中小学管理》2021,(1):30-32,33,34
基于2010年以来《中小学管理》刊载的161个区域教育创新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教育创新聚焦学校内部治理与教师校长研训;问题驱动成为区域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推进方式以行政性政策工具为主流,上下互动渐成趋势;专业力量广泛介入区域教育创新;创新效果评估开始得到重视,但评估规范性不足。面向未来,地方政府需重视以政校关系为重点推进教育行政创新,通过多元参与、赋权增能、规范评估优化区域教育创新,更新区域教育创新的政策工具箱。  相似文献   
985.
杨斌  张新民  何刚 《人民教育》2021,(3):107-109
为了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师生成长的内在理念与外在行为,我们首先直面学校实践的痛点,着力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这些共识可以表述为哪些可触可悟可行的师生行动理念?第二,什么样的改革举措与实践策略才能把全体教职工形成的行动理念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并在学校工作全域和师生全体发展上显现出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986.
新时代学校课程必须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在做优分科课程的同时,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跨学科课程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课程融合是基于完整生命主体的发展需求,指向全面发展人的育人目标;基于知识融会贯通,指向形成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基于育人方式创新,指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为此,学校课程着力构建起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一知识一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融合结构框架,通过概念、主题、现象和方法等整合方式,形成学科间融合课程、领域间融合课程和活动融合课程的课程形态,真正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相似文献   
987.
面向五育融合的课程设计致力于形成以单科奠基为前提、以活动融合为主轴、集知识融合与社会融合于一体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由此而生发的课程设计原则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单科奠基原则,意指课程融合应以优化分科为基,在优化分科的前提下进行;二是跨科整合原则,意指基于知识逻辑设计五育课程融合;三是长入社会原则,意指基于社会逻辑设计五育课程融合;四是活动生成原则,意指基于活动逻辑设计五育课程融合.  相似文献   
988.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论题是一个多维度思想主张与实践成就的集合体。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思政课教师进行大单元设计时应遵循"情境—悟理"原则,以理服人、用事实确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让中国共产党人凝聚力量、奋勇向前;知晓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并遵循社会规律,在把握规律中抢抓机遇、前瞻道路;领悟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依靠人民凝聚伟力、创造历史伟业;惊叹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自我革命过程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让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89.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智能时代个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和重构技术应用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仅是对技术赋能学习异化的基本回应,也是推进技术真正赋能学习的现实需要.技术赋能学习的价值冲突源自从整体认识论视角将技术的工具属性与学习的发生规律进行人为割裂,并希冀通过技术捷径获取高效的教育收益,而良好的教育并没有技术捷径.研究立足技术赋能学习的价值冲突,从技术与思维关系的视角提出以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基本共识.基于已有研究,从思维发展与技术支持两个层面廓清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核心要素,并构建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运行机制模型.提出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学习的基本路径在于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完善学习空间设计、加强思维能力培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并重点聚焦影响学习者认知发展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990.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幼有所育,不仅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千家万户福祉,更是新时代重大的民生工程.采用福利混合经济理论视角,基于供给、筹资、监管三维分析框架概括出托育服务供给的典型模式:国家主导、市场主导、传统混合经济及当代混合经济模式.以瑞典、英国、德国、韩国四个国家为例,从"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三大标准对四种不同供给模式及其普惠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尝试提出我国托育服务"适度普惠"供给模式和建设路径:坚持"适度覆盖"供给原则,发挥多方力量积极扩充普惠托育资源;把握"适度保障"投入方向,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与成本分担机制;确立"适度规范"监管目标,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和监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