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346篇
科学研究   17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9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必然路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制度保障不够、内容供给不全、基础支撑乏力等问题,要构建育心育德融合模式,就必须:完善制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供给,健全突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加强管理,搭建人员培养的支撑体系和系统化的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82.
乡村学校地处乡村这一劳动场域,其劳动教育具有天然优势,却因城市取向惯性而未彰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之意蕴在于安其所而遂其生,即基于乡村劳动场域安乡村儿童之所,涵养自然与人文气质以遂乡村儿童之生。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行动逻辑是:立足乡村这一定位,精准定位其劳动教育路向;坚守乡村劳动之所,科学设计其劳动教育课程,确保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具有乡味;坚持“做中育”之举,全面革新其劳动教育方式,避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有劳动无教育”。  相似文献   
83.
“五育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跨学科课程在理念、过程、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能够推进学生“五育”融合的发展。个案研究发现,跨学科课程应用于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具有弥补村小师资不足的显著优势。实践中需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小学地域性特征的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多方联动推进农村小学跨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4.
种子是国家农业“藏粮于技”战略的“芯片”基础。受种子特质、技术和市场因素限制,制种企业把滞销、临近保质期的种子作为普通商品粮销售,因价格差异带来巨额亏损仍缴纳不低的税收有悖于“量能负担”税收公平原则。文章通过调查和财务数据分析,尝试计量制种企业税负公平测度,提出把种子转商销售视同种子销售免收增值税、把种子二次加工作为初级农产品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等建议,以助力“种业”翻身。  相似文献   
85.
李凤 《教学与管理》2022,(28):30-32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提倡在做中学,设计多学科融合、五育融合的“双融”作业,开展科创和文创相结合的“双创”作业展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作业实施,编制学生综合能力量表,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6.
学生自治的整体性、情境性、问题性以及自主建构属性与“五育融合”的指向高度契合,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施对这方面的关注都很匮乏。学生自治中本身含有五育的内容,同时学生自治中的美德培养、思维培养、情感培养、自主培养又为“五育融合”提供了方向、方法、情感和能力支撑。“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存在如下问题:效率主义导致“融合”目标的偏离,浅表化运作导致“融合”深度的缺失,学生生存惯习导致权力思想的萌生。“五育融合”视域下,学生自治的发展建议:大力开展学生自治,为“五育融合”提供实践场域;大力建设学生文化,为“五育融合”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87.
2020年12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签订第二轮合作协议,“五育融合”育人课程建设项目作为“院区共建”重点项目之一在全区实施。在项目学校进行抽样走访调研中发现,区域学校对“五育融合”育人课程建设存在认识误区,项目实施遭遇困境。分析区域调研情况,项目学校在整体课程体系建设、“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融合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需在顶层设计、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融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8.
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教学中,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以本地受胁物种红树林物种为例,引导学生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通过真实情境创设、问题驱动、阅读分析、交流表达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9.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目标管理强调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关注整体的协调管理、重视积极的教师自我管理等,能够为五育并举推进过程提供具体策略。学校可以依据上位目标科学分解五育并举的目标,采用上下结合的参与式管理构建五育并举的学校目标体系,建立五育并举的目标—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0.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五育并举、全人教育的理念和思维方法,对五育课程进行沟通融合,实现课程的综合性、运用性、实践性。着重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变通高中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加强课程融合,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五育课程融合的主要实践策略是育人目标融合、课程资源融合、教学方式融合变革、五育融合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