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最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小稻秧脱险记》的录像课,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妙不可言。请看。  相似文献   
42.
本装置适用于高楼的工作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脱离危险之用,其主要结构为:  相似文献   
43.
肖琳 《贵州教育》2011,(5):39-39
有幸现场听了一节由贵阳市北郊小学何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很活跃。可课毕,坐在下面的我——一个“大”学生,竟然回想不到老师刚才教了什么,只是感到老师不停地提问,学生积极地回答。下面,就“提问”与“自主学习”来粗浅地谈一谈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44.
《八小时以外》2011,(4):11-11
你见过这种机器鱼吗?别看它长相有些卡通,甚至还有眉毛,它可是能够帮助鱼群脱险的重要功臣。近日,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专家波非瑞博士发明了这种机器鱼,它可以逼真地模仿出鱼的动作,使鱼群误以为它是“头鱼”,从而改变行进方向,乖乖地跟着它走。  相似文献   
45.
南极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方之一。到南极去探险,不仅要经受住寒冷的考验。还要冒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46.
对那些想要以低成本将三维数据图形化的科学家们来说,Google Earth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理想的工具软件。下面的5个项目将告诉你,如何利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让闪电、火山云、人类对景物的反应等各种数据用三维图形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7.
著名特级教师翟裕康曾说:“有的老师搞新课程,是做表面文章。提倡学生活动探究了,不要探究的东西也要探究,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掩盖着可怕的一窍不通,上课热热闹闹,下课什么也不知道。”诚然,新课程需要合作,但不是凡事都得合作;新课程需要探究,但不是凡事都得探究;新课程需要多媒体,也不是凡事都得用多媒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导法,妙在得法,只一个“简”字罢了。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为语文课堂过滤过滤,洗尽铅华,留取本真。一、舍弃繁杂的教学目标—简单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目标太多太杂,教学就会像蜻蜒点水,匆匆而过,样样都不能达成。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是这样定位教学目标的。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投影出示,教师读)教学目标: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舍弃繁杂的目标首先要学会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要为尺度。于永正老师在研究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上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跟着于老师一步一步地探究,扎扎实实地学  相似文献   
48.
幸福是什么?幸福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使用它。我们的孩子又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它呢?对他们来说,课堂是其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我想:让孩子深深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着同时也快乐着,这样的课堂应该算是幸福的课堂吧。  相似文献   
49.
陈赓越狱记     
文龙 《湖南档案》2003,(1):22-24
  相似文献   
50.
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西化问题,致使创作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有的作家完全无视儿童文学的艺术性沦为商业写作的工具。本文以郭大森的最新作品《长白雨燕脱险记》为依托,探讨了郭大森在返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其创作为中国当下儿童文学创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回归无疑起到警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