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7490篇
科学研究   445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30篇
综合类   228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4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934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模式概述 鄱阳街小学一直致力于探索怎样在情境体验中评价学生。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构建了学校“情境评价模式”,即从问题出发,基于儿童的认知与生活经验,创设鲜活的成长情境,在情境中予以评价,进而激发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72.
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天起,我的烦恼就随之而来。不知是营养过剩还是先天因素,我的体重比同龄人高出很多,这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烦恼。每天上学我都得比其他同学早走,因为我  相似文献   
73.
情感教育是针对目前教育中重视认知、理性,忽视情感状况而提出来的,它包括:在教育中关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方法以及使用情感因素使教育成为更好的教育,更人性化的教育.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4.
社会思维场作为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维相对相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总体功能系统,以一种总"合力"、总惯力、统摄力对个体思维和个别群体思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在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  相似文献   
75.
一封信     
在五年前的一个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一封信。信封上娟秀的字迹陌生又熟悉。展开信笺,先看落款,署名是"钟霏霏"。细细回想,依稀记得那是个很安静的女孩儿,她总是默默地坐在她的位置上,不爱说话,甚至很少抬起头来。细读下去,震撼、感动、内疚、后怕轮番冲袭着我。她在信里写道:"也许您不记得我了,但是我会永远记得您,虽然您只教了我一年。小学、初中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加上比较害羞,老师不喜欢我,同学都看不起我,我越自卑就越学不好,学不好就越自卑。到了高中,我也曾想  相似文献   
76.
在社会学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含义国内外学界至今尚无达成公识。一方面由于三大学派各有自己的理论取向;另一方面由于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文化不是静止的,因此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应在演变的环境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77.
反思,除了对一节课或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学习、实践、再思考这样的形式以外,还可以是更加"随意"的思想花絮。只要有潜在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在教育教学发生的场所,能够成为反思对象的事件就俯首可拾。这些看起来很微小的思想火花,却往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触及教育教学中的要害问题。常常会本能地、自发的反思可能使教师从正面中不断地成熟、成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这样经过反思形成的想法、行为同  相似文献   
78.
袁浩 《教育》2012,(3):5
近段时间以来,从"绿领巾"到"红校服",再到如今的"学生登报道歉",教育"冷暴力"频现,使得公众在愤怒之际,更感到茫然: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伤害年幼的孩子们吗?一位西方教育学家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  相似文献   
79.
<正>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年来,"中国梦"由一个新词、一个新概念,逐渐成为凝聚中国奋进的精神力量,成为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反响。本文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借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民众层面探讨"中国梦"话语体系的特征,挖掘"中国梦"话语传播的  相似文献   
80.
文[1]中钟启泉教授提出"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而非学科的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在于让学生"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文[2]建议对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公共知识,同时也要将个体知识纳入.无疑上述两种观点对知识的理解有着共同之处--关注个体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