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教育   34407篇
科学研究   2487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1512篇
综合类   1124篇
文化理论   183篇
信息传播   2319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1656篇
  2014年   4176篇
  2013年   2891篇
  2012年   3406篇
  2011年   3723篇
  2010年   3041篇
  2009年   2989篇
  2008年   3614篇
  2007年   2590篇
  2006年   1892篇
  2005年   1757篇
  2004年   1517篇
  2003年   1268篇
  2002年   882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邓秀松 《中国广播》2008,(10):57-59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借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这个大平台,每天播出涉奥节目时间达15小时,尽显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的优势,尽显广播声音的魅力,节目精彩纷呈,短信、热线量骤增,听众参与广泛,反响热烈。可以说,新闻综合广播借此抓住了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2.
吴思佳 《青年记者》2006,(22):27-28
伴随着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思潮,如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的出现,纯客观报道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一些记者开始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创作主体身份,记者的行为和思想直接构成报道内容的一部分。这便是文中所要讨论的报道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自我呈现”。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这  相似文献   
163.
名誉,是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素质的综合评价①.名誉权即公民和法人对其名誉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不是某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也不是某个人的自我评价,而是一种社会评价,正因为此,名誉才对民事主体至关重要,名誉受损可能会给民事主体在情感、信用、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164.
编辑是新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新闻产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意识是新闻编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思考方式和操作方式,对于新闻的编辑实践工作而言,具有先验性和指导性.编辑意识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它始终要伴随着新闻实践工作和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调整,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新闻产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5.
吴飞  程怡 《新闻记者》2006,(4):42-45
2006年3月11日-12日,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公开与公正-司法与传媒关系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司法理论界、新闻传播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沪杭两地传媒业界人士共50余人,共聚一堂,探讨了在新的媒介形势下,如何“构建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并针对有关法治新闻报道的实务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66.
卢苟生 《声屏世界》2006,(12):63-63
县(市)级广播电视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挑战,扬长避短,求稳固谋发展。笔者认为,县(市)级广播电视迫切需要树立三种理念,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树立科学理念,精心打造新闻宣传品牌市县台的优势只有新闻节目,因为地方发生的新闻是独家的,独家的就有绝对的优势。从受众收视收听心理看,人们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更感兴趣。因此树立新闻立台意识,精心打造新闻宣传品牌是目前县市台应对传媒竞争激烈形势下的主要策略。一要在人力资源上优化配置。广播电视台的经营主要是节目…  相似文献   
167.
李敏 《青年记者》2006,(18):78-79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8.
浅析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结构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问题日益成为博物馆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开发博物馆文化产业究竟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战略选择?在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前提下,如何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结构,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实施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策略和项目运行?本文试图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基本出发点、结构特征、开发战略和项目运作以及应该注意的“误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县级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县域广播电视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职责,要求我们必须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善于把握县域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特点,正确处理自我发展与肩负使命的关系,着力做好服务大局、创新发展的文章,不断壮大广播  相似文献   
170.
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及操作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新闻界》2006,(2):69-70
西方新闻学在考察新闻价值要素时,设定了两个要素系列:一是新闻事实或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要素系列,如时效、距离、重要性等等;有的设定四个,有的设定五六个。二是读者兴趣要素系列,如利害关系、金钱、性、奇突等等。后来形成的西方公认的“五要素”说,指的是前者;“八要素”说指的是后者。中国新闻学者在研究新闻价值要素时,逐渐舍弃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两种系列并行的做法,只用一个要素系列把新闻事实的内在要素和受众的兴趣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现在公认的中国新闻价值五要素说,即: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从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内涵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着重从受众地位的变化来谈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