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验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同样遵从平方反比律的猜想,牛顿(I.Newton)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并把引力规律做了合理的外推,进而把决定天体运动的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发表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相似文献   
42.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1755年进入神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43.
物理教学如同熬一碗美味的鲜汤,那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物理学史就如同做汤的汤料一般,弃之不用则淡而无味,适当用之则鲜美无比。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开垦时要注重史实细节。本文作为引玉之砖,关注几个不被关注的历史细节。一、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如图1所示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的扉页,但在该书中却从未出现那个  相似文献   
44.
王弼哲学的基本范畴是“无”和“有”。“有”必须“由乎”“无”,此之谓“崇本”;“无”则应“因乎”“有”,此之谓“举末”,合起来即是“崇本举末”。“本”与“末”、“无”和“有”如何贯通联结,其关键在于“自然”这一范畴。王弼的“自然”哲学观念对于魏晋玄学、魏晋时代的思想文化均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5.
陈鹏伟  郎和 《物理教师》2007,28(1):7-58
牛顿,一个光辉而伟大的名字,他是科学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更是物理学中不朽的经典.“科学巨人”、“理性化身”的形象几百年来深入人心.然而,这样的形象却不是完整的牛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谢林早期哲学的最高原则是同一性原则。按照这个原则 ,他构造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同一哲学之作为一个体系 ,包含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部分。自然哲学的主要任务 ,是在把客观的东西设定为第一位的前提下 ,从客观的东西引申出主观的东西 ,即要表明自然是与理智同一的 ,客体就是主体 ;先验哲学则是把主观的东西作为第一位的 ,试图从主观的东西出发引申出客观的思想 ,即要说明理智或自我的实在性 ,说明自我同自然具有真正的同一性 ,主体就是客体。谢林的同一哲学在由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他用理智直观来界定绝对同一体的做法遭到黑格尔的批评。  相似文献   
47.
拙作《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出版以来,蒙多份报章作介绍和论述,但迄今为止所见最详细和深入的评论,当推金观涛兄大文《“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以下简称(《评论》)。对一本书的作者而言,这样的评论可谓丰厚馈赠和最大支持了,我在此对观涛兄表示衷心感谢,并就他所提意见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48.
49.
<礼记>蕴含"自然哲学"思想,用自然界变化原理与规律来解释礼俗制度,找出中国礼制的科学根据,这无疑是<礼记>一书的思想光华之一.礼俗的各种规定,既不是完全出于迷信,也不是出于主观随意性,而是出于谢答天地之恩、祖先之恩,效古代朴实风尚,仿大自然各种规律而制礼定俗,具有效法自然与古风的直观性含义.依据客观自然原理、人性道理制定礼俗,有着客观物质依据,属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0.
黄萌 《文学教育(上)》2008,(23):146-147
早期希腊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所以在性质上,早期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阶段,而在此阶段中,“毕达戈拉斯学派在一旁占有一种特殊地位。他们也考虑了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之间的对立而引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在他们的学说中可以察觉到他们社团的原始目的和倾向;他们在确立他们的学说时,着重考虑了伦理学的价值和美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