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杜牧在湖州有很多小诗,特别是杜牧的外集中有一首《叹花》诗,历来被认为是风情之作,文章从杜牧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叹花》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认为它不但不是一首风情诗,而且还是一首感伤时世很强的政治诗。从而揭示了杜牧在湖州的有些风情诗和写景小诗绝非风情或闲来之笔,其中蕴涵着杜牧强烈的个人身世遭遇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汉俳闲话     
汉俳短小精悍,既可抒情,又可写意,更是文人们意为酬唱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反映先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历史和人类情感历程的宝库。而《诗经·国风》中描写的男女恋情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不难发现,在描写相思之苦,表示忠贞爱情,对待无望之爱上男女双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此外,还有从女性角度描写的特色情诗,这对我们从源头上了解男女心理的差异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先生的情诗完成于他自身的生命体验中,经历对爱情萌动的膜拜和恐惧,对婚姻生活的忠诚和诅咒,到对情感越轨的冲突和悲凉3个阶段,其情感始终处在想象和真实,现实和理想的裂缝之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合成原理,提出了即时合成LDH处理染料废水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在废水处理中,由于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阴离子染料优先进入LDH结构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阴离子染料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这一原理已通过模拟废水实验和沉淀物结构分析证实。文章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Mg/Al比值、温度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最佳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2小时,Mg/Al比值为3:1,对活性艳蓝染料的去除率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我是去过鲁迅纪念馆的,在甜爱路,在秋天。著文时,伴我踏进馆的心情是已然忘了的,难忘的是沿途无数白墙上情诗的粉红,和顶着各色涂鸦的邮筒的红。我不知是先有这绮丽颜色还是先有"甜爱",只觉得鲁迅先生和这路实在是格格不入,这些胭脂水粉的乐子必然是配不上长久地黏在先生左右的!附近嘈杂的商场,纷繁的樱花园,行道上的车水马龙,无不舒展着上海的奢华与肤浅,而先生将无奈地长眠于此之合抱。这该多让他抓狂啊,若是先生尚能执笔,想必是要写一写,嘱咐几句的。  相似文献   
17.
王一成 《学语文》2006,(2):16-17
学习、继承中华诗词的优雅淳美文风,阅读、借鉴、创作中华传统诗词。吸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启发下一代、观照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明智举措。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和学生一道虚心学习、虚心求教。在诗教活动中不断探索.除了阅读和欣赏外.更注重诗词创作。以下就是我的两点肤浅做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戏剧家,吴宓的《陕西梦传奇》写求进步的少年不得志的困扰;由朗费罗长诗《伊芳吉琳》改编而成的《沧桑艳传奇》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两部剧作都是有感而发的忧国忧民之作,而不是仅抒个人的儿女情长之曲。把外国古诗改编和创作成古代戏曲形式,既显示他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二重性,又显示他中西文学修养之深。  相似文献   
19.
高三的时候,换了李灵惠老师教我们语文。李老师那时候二十八九岁,有古典美,气质极佳,属于偶像级老师。  相似文献   
20.
在杭州中语会上曾遇李商隐《锦瑟》课例,仅设计了方言朗读和古语传统朗诵的环节.对诗内模糊性强的语句缺乏细节预设.造成学生发言仅仅是泛论恋情诗、悼亡诗、政治诗的空洞概念,造成了课堂的虎头蛇尾空肚子。教者尴尬.观者失落.学生似乎除听古语朗诵有点新奇感外新获较少.期待中的高潮没有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