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李金坤 《丹东师专学报》2011,(4):154-156,F0003
捧读钱玉趾先生《〈诗经〉的情色婚恋诗》(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下称《情诗)》,我一路欢欣。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兴致高;如行山阴上,风景此独好。概略论之,《情诗》之美约四端:  相似文献   
132.
《诗经》时代的婚姻还处于混乱的状态,一方面,远古时代遗留的群婚,对偶婚等野蛮婚俗大量存在;另一方面,封建礼教也正渗透到人民的婚姻生活中。《诗经》中的情诗,正是这种复杂的婚姻现实最生动、最具体、最集中的写照。那种把古代婚俗与社会性质作平行同步的类比,认为《诗经》情诗反映中国古代妇女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观点根据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33.
黄英 《华章》2011,(10)
本文认为<离骚>有几个方面的艺术特色,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比兴手法的拓宽,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但<离骚>狂放和奇艳的艺术特色最为突出.其狂放的艺术特色是与楚民族"剽轻"的性格特征和屈原悲剧性的人生际遇分不开的.其奇艳的艺术特色除受当时的时代风气影响外,还与屈原对荆楚秀丽山川和楚地重繁饰的巫教的艺术体验有关.  相似文献   
134.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恋情说、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寄托君臣遇合说、诗集总序说等。诸说均能说出一定的道理,但难成确解。因诗意太朦胧,所以清代大诗人大学者王士桢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教师教学参考书》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明确艳山姜发酵酒的最佳调配工艺,在酿造艳山姜原酒的基础上,设计原酒、葡萄汁、木糖醇和柠檬酸用量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试验,以感官品评和理化指标(总酸、还原糖、pH值、酒精度、澄清度)为依据对艳山姜风味发酵酒的调配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配方:艳山姜原酒1000 mL、葡萄汁100 mL、木糖醇10 g、柠檬酸1.0 g,以此配方可调配出具有艳山姜和葡萄特征香味的低酒度艳山姜风味酒.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对75%稻艳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7.
梁启超是近代思想史上一位重要学者 ,然而学术界对他的词学思想研究甚微。本文深入探讨了梁启超词学思想的丰富内蕴及其在词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张传传 《天中学刊》2013,28(2):66-69
诗词本一家,词论也可借鉴诗论,因而"词中有画"的观点亦可成立。"词中有画"指读者在品读词的过程中,通过联想可以在脑海中显现出词作所表现的画面,让人有"着壁成绘"的冲动和可能性。董以宁艳情词中构造了大量"仕女画",词中呈现出绘画美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9.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著作。《文赋》中所体现的文学理论是陆机对传统儒家文学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其中陆机所推崇的雅、艳之美分别从思想内容与艺术审美上,表现出对儒家文学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0.
杨巧蕊 《考试周刊》2012,(34):15-17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从女性的意象代表﹑性格与婚后命运、爱情观三个方面,对中英古典爱情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从代表意象来看,中国古诗多托牡丹寄寓对女子的情思,而英国情诗多用玫瑰代表钟爱的女子;从情感历程来看,中国诗中的女子婚前大都娇羞脉脉,婚后恪守节操却多被弃,因此幽怨较多,而英国诗中的女子婚前多热情奔放,婚后也可能红杏出墙;从爱情观来看,中国女子只相信现世的爱情,而英国女子也相信来世的永恒,宗教气息浓厚。这些差异,源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