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14274篇
科学研究   908篇
各国文化   161篇
体育   622篇
综合类   732篇
文化理论   126篇
信息传播   138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204篇
  2013年   892篇
  2012年   1141篇
  2011年   1272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167篇
  2008年   1457篇
  2007年   1140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864篇
  2003年   776篇
  2002年   779篇
  2001年   650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南岳慧思的《随自意三昧》、《法华经安乐行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为范围,探讨慧思别具特色的心意识说.慧思继承《大集经》、《大智度论》中对心相与心性的分类,更为深入地探讨了心性问题.在八识说中,慧思首先强调六识中意识对前五识的重要地位,接着认为意识作用之改变,是初心菩萨所用之第七转识,初心菩萨的根本所依是第八藏识,它为如来藏真心的异称.在慧思关于心与识的分析中,处处贯以大乘空观,这是他作为注重禅修实践的禅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2.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德育元素的有效挖掘、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凸显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和课程论逻辑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探索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和课程轮逻辑进而提出课程思政在德育元素挖掘、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改进课程思政评价三方面的有效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百度地图采集周口市1760家物流企业的POI数据,运用POI点密度分析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基于物流区位论,结合政策规划、交通区位和基础设施分布等因素对周口市物流企业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物流企业布局与城市功能分区错位、中心城区物流园区集聚能力不强、农村物流网点布局缺失等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因地制宜,分类优化物流企业空间布局;发展多式联运,打造陆水联运出海口;完善农村快递网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研究结果可以为周口市政府规划物流企业空间布局,以及制定物流业发展政策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4.
儿童养成教育不仅要关注外在行为习惯的培养,更要关注儿童发展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儿童养成教育建立在健全健康的人格发展之上,也是实现人格道德价值的基本途径。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从性心理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个体人格结构的建立。基于此理论探讨儿童养成教育的本质,可以为探索更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5.
从知识交流的视角观察图书馆2.0,概述了上世纪末知识交流论出现的背景及其主要观点,并从交流的角度论述了图书馆2.0给图书馆带来的深刻变化。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06.
鲁先生的超越论教育思想受人瞩目,但超越论背后的爱的教育思想却较少得到关注,实际上,超越的根基是爱.爱是先生教育思想之底色与追求,先生是纯粹的爱国者,建构了"爱国教育学";先生是仁者,建构了"仁爱教育学".在先生的思想里,人是超越性的存在,教育必须适应人之超越性,以自身的超越性引领人之超越性的实现.爱与超越是先生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7.
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是研究美术风格论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也是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沃尔夫林通过对古典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等相关作品的归纳与分析,提出并探讨了艺术风格学理论中著名的五对基本概念,成为《艺术风格学》的基本构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对《艺术风格学》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意义的梳理与评价,进一...  相似文献   
108.
刘亚秋 《江汉学术》2022,41(3):5-16
吴文藻推进的社区研究,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纲领的具体体现。他提出理论假设和实地研究并重的思想,其中理论假设即功能论主张,包括对整全视角以及有机性的强调,社区研究的实质是对在地文化的深入探究;实地研究是在理论指导下的田野调查,最终提出活的社会理论。吴文藻深受布朗以及马林诺斯基的影响,前者为社区研究提供了比较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后者则提供了一个更符合实情的经验文化论。吴文藻更青睐马林诺斯基的整全视角,批评了一元论乃至二元论思想。我们当下社区研究的一个主流范式是国家—社会二分框架以及权力视角,相比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对社区的文化研究偏弱。吴文藻开拓的社区学派迄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它不仅对今天的社区研究,而且对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也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将文艺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从而开辟文艺研究的意识形态维度,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理论贡献。意识形态论文艺观念的创建意义在于,拓展和深化了对于文艺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的认识,科学地揭示了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规律。我国意识形态论文艺观念从20世纪初建立并运用于文艺研究以来,经历了“过度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和“再意识形态化”的螺旋式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外部关系来看,反映了这一文艺观念的与时俱变;从内部关系来看,反映了文艺变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今我们探讨意识形态论文艺观念和研究维度的理论重建,涉及对意识形态理论内涵、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重新认识理解,以及文艺研究的多维度视野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向及其实践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实践是人们基于对教育的理解而展开的,而对教育的理解又是以对教育的设问方式为前提的。自古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维方式,即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和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前者是追问教育本质的哲学思维,后者则是认识和把握教育现象的科学思维。恰恰是关系论的教育思维方式,引入了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从而带来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