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篇
  免费   37篇
教育   2633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研究的是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的南宋禅画《潇湘卧游图》中的全部题跋。目前,该画上现仍留存9条南宋人的题跋,5条明清人的题跋,另有1条南宋人的题跋散佚,但载于《石渠宝笈初编》。题跋保留的完整性,留下了丰富的资料。经由9条南宋人的题跋,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南宋时自上而下的修禅风气,非但使士人居士与禅师之间相互形成了紧密的关联,还使士人之间多有结社交游。第二,《潇湘卧游图》中的禅意,使南宋居士们阐发无穷,显示出深厚的禅学素养。第三,题跋中的南宋士人,并非交游圈中的画家或收藏者,而是围绕着禅社而结交的社友,对禅意的探究多过对画意的欣赏。自明代之后的题跋,则如今天常见的样貌,主要围绕鉴定、鉴藏展开论述。各种语境的题跋,生动地呈现出了不同时代和身份的士人之兴致所在。  相似文献   
12.
黄楼是苏轼知徐州时期建造的一座名楼。苏轼兴建黄楼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固城防、抵御水患,同时也是纪念抗洪胜利。黄楼建成后,历经种种磨难,曾一次改名,两次迁址,多次重建和重修,饱经风霜,历久弥坚,现已成为徐州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经过近千年积累和发酵,黄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已经远远超出其建筑实体本身,而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词在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的文化瑰宝。而苏轼的诗词作为我国文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华文化传播发扬的影响不容小觑。许渊冲先生运用“三美论”将中国的诗词一一翻译,将意美、音美、形美运用发挥到极致。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苏轼诗词为例,在原文与译文的对照之中,通过优秀的词句翻译,从理论实践各方面浅析许老先生是如何将三美运用到实际翻译中去。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16,(5):45-48
苏轼词中各类意象丰富,"小舟"意象贯穿苏轼整个词作生涯,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苏轼写词之初至被贬黄州之前,小舟在苏词中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或是词中无足轻重的一种景物;黄州时期,"小舟"意象呈现出归隐的内涵,也代表了苏轼想要追求自由、安定生活的态度;离开黄州之后,苏轼经历了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几经起落,"小舟"意象的内涵转而变成一种绝无屈服的精神,更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现存三百多首苏轼词,竟有不少题旨众说纷纭;这些题旨歧义较大的词,几乎是清一色的咏物词。为什么咏物词会产生审美客体的的一题多解呢?这便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历来学界评论东坡词,或称"豪放",或根"婉约".而笔者认为.苏词的本质是豪放与雅的统一。其"豪放雅词"的审美内涵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一)无意不可入:题材开拓形成豪放雅词;(二)以我观照万物;人物形象的变化形成豪放雅词;(三)使用"醉酒"的道具:摆脱理性束缚形成豪放雅词;(四)议论入调:表述方式变革形成豪放雅词;(五)使事用典:语言构成的变革以形成豪放雅调;(六)雄奇恢宏的境界:结构的变革以形成豪放雅词;(七)旷达的人生哲理:豪放雅词的根基与内蕴。苏轨的豪放雅词在调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人研究苏轼豪放词的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苏轼豪放词成熟于密州的新观点。其依据是:一、苏轼自幼受其父文学要有为而作的影响,在未踏入政坛文坛时就有革新北宋时期浮艳文风的思想;二、苏轼在守密之前已对婉约派词风深为不满,已尝试写作言情言志的非男女恋情的新词作;三、守密时,适逢朝廷对王安石变法有看法,变法派有些失势,故苏轼以为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于是豪放词便应运而生;四、从文学创作思想未考察,苏轼守密时只不过是把文学创作当作是抒怀言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坎坷艰难、颠沛流离,苏轼凭借旷达乐观、率情任性的性格和能超越人间一切不幸的自我精神,在文艺方面获得全方位的丰收。本文通过对他在文艺方面的光辉成就及多次被放逐的宦海生涯的陈述,试图对他的内心世界进行透视,从而展示他非凡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苏轼集官员、词人、酒徒、耕夫、风流客于一身,这种多种角色常常将他推向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作为封建权力场的一员,他不得不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艰难求生,一方面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又时时心系民间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忠君和亲民之间,他的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作为朝廷重臣,必须严守封建道德,一方面作为豪放与婉约风格兼具的著名词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酒徒和风流倜傥的绝世才子,飘逸洒脱,企图摆脱各种羁绊。  相似文献   
20.
本根据苏轼《卜算子》一词自宋以来的阐释资料,探讨了这首词在读解释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并借以论述注释宋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